辱华事件频频发生的背后


        近几年发生过多起不同形式的辱华事件,特别是近期意大利服装品牌杜嘉班纳D&G一组起筷吃饭的广告被网友痛批辱华,而这件事的后果直接导致杜嘉班纳上海大秀取消并在社会掀起轩然大波,更让人吃惊的是这并不是杜嘉班纳第一次涉嫌辱华,杜嘉班纳也不是第一个涉嫌辱华的国际品牌其实就在一年多以前,杜嘉班纳也因为广告“惹到”过中国人。2017年4月,杜嘉班纳拍摄了一组题为“爱中国”的照片,在北京几个著名景点取景,人物是模特们和被抓拍到的路人。整个画面的对比十分鲜明:模特们帅气美丽穿得光鲜亮丽,路人大多并不好看而且呆板,穿衣打扮更称不上时髦。加上杂乱无章的背景和杜嘉班纳一贯华丽风服装,画面看起来乱糟糟,色彩也非常土气。

     

 

          

     除了来自意大利杜嘉班纳,还有一些辱华或明显存在歧视的现象发生

2007年,德国设计师Philipp Plein在一款白色T恤的背面赫然印上“FUCK YOU CHINA”,并在衣服正面左下角加印了一个代表中国的小丑最终该设计师在声明中解释称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艺术行为。

 

2007年8月27日,德国《明镜》周刊刊登一篇题为《黄色间谍——中国如何侦盗德国技术》的封面文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和不实数据诽谤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学者学生是偷盗德国技术的中国经济间谍,引起了在德华侨华人学者学生的强烈抗议和不满。此报道在很长时间内形成非常负面的影响。

 

2013年8月初,丹麦赫尔辛格市的议员(土耳其裔)亚朗在他的“脸谱”账户上面发表了攻击中国民族的言论“我希望中国的高温能达到140度,把所有中国人都烧死”。这些言论很快的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亚朗对当地的媒体记者表示,只要烧死了中国人,那么世界就可以从“中国垃圾”之中解放出来了,并且还说如果现在他的面前站着一个中国人,那么他会直接用枪将他打死。

 

2013年底 西班牙电视5台跨年晚会有个小品,把场景设置在中餐馆内,一个西班牙人穿唐装梳辫子扮成华人服务员,表演极尽夸张,丑化华人形象,而且小品还公然出现了侮辱中国人的台词--"中国人就是混蛋"。节目播出后,在西班牙华人群体引起极大愤怒。

 

2017年3月7日,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德国著名的纺织服装产品定制网站Spreadshirt惊现两款涉嫌歧视中国人的T恤,T恤上面印有“救一只狗,吃一个中国人”“救一条鲨鱼,吃一个中国人”的字样,遭抗议后下架。Spreadshirt发言人表示,这是一位设计师的作品,并不代表公司的立场。不过她认为,上述字样的T恤没有“种族主义”色彩。

 

20178澳洲个别高校就给他们送上了一份不怀好意的“见面礼”。在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等知名学府内,出现了张贴的“辱华”海报和标语,写着“此处禁止中国人进入”,“杀死中国人”等。

2018年4月,一名中国女性消费者及其家属在法国知名商场巴黎春天百货巴黎世家(Balenciaga)购物时遭遇不公正待遇,现场不少人排队,且有当地人插队,守规排队的中国阿姨就指责了他们。插队的人推搡了中国阿姨,阿姨的儿子冲过来帮忙,结果被当地人揍了店员帮偏架,安保部门不理会投诉,而且控制中国消费者行动,其行为被质疑辱华、歧视中国人。

 

2018年9月21日晚,瑞典电视台“瑞典新闻”栏目播出恶劣辱华节目,主持人罗恩达尔发表恶毒侮辱攻击中国和中国人的言论,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已向瑞典电视台提出强烈抗议。

 

 

为什么辱华言论和事件层出不穷?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其一,就是祖国的日益强大中国建国至今也不过几十载,但是这几十年做出的成却是巨大而令人羡慕的。越来越多的国人可以走出国门,到国外深造、学习、经商、学习和生活。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行为好像并不奇怪。西方经济普遍不景气,失业率高,社会动荡,当咱们优秀的人才走向了海外,就占用了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发展空间或社会资源,引起了他们的嫉妒和愤恨到国外旅游,中国人的购买力令一些欧美人士感到震惊。面对中国的旅游者和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一些欧美人士心态渐渐失衡,原有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们的内心不能接受这个变化的世界和中国逐渐强大的现实,这是辱华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   一些欧美人士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偏见和无知依然在内心的某个阴暗角落残存一次瑞典辱华视频中,华人的形象竟然是头戴斗笠的百多年前的样子,他们依然认为中国人像清朝一样扎辫子。这是极度无知的表现!包括西方媒体报道中国事务的密度在大大增加,而报道的内容大多是国内不好的事,比如毒奶粉、各类山寨行为、暴力强拆、企业欠薪、老板逃跑、贫困落后等等,西方媒体上的负面报道在法治化成熟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看多了负面报道,有些西方人就觉得中国人坏,做假、逃税、素质低下好多人听信媒体把中国想象得特别糟糕对中国报有偏见和刻板印象,而这些人都是没有到过中国或接触到中国文化的人。

           

其三  由于中国的法律和文化的差异,许多国人走出国门时,不经意之间就把这种陋习和思维带到了国外,给外国人留下一个极为不佳的印象,甚至就连香港和台湾都对大陆人士产生偏见和敌意。个别在国外中国人确实存在炫富招摇或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行为,有极个别的中国旅游者,把随地吐痰、排队加塞、大声喧哗等不文明习惯带到了国外,因而以点带面引发对整个国人的错误印象和反感。

另外还有一批在学界政届商界受国外势力左右的所谓公知,以高超的手段持续渗透普世价值观,摧毁国人的道德信仰,否定传统文化篡改历史,似乎只要中国实现了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就会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中国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这是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别有用心的,如果不承认在社会各阶段进程中存在的客观时间性和各国社会进程的差异性,就不能理解制度优劣的标准是以社会物质发展与人民生活状况决定的。

同时留学生或者有过留学经历的人看到国内外反差所形成的浅薄错误认识,受到较高教育水平的人,在面对中国的一些表现不尽人意的地方的时候,表现失望失落甚至痛心之情,有留学生就这样表示:出国留学的时候看到国外整洁漂亮的街道、看到国外机场大家都自觉安静遵守秩序,感叹国人素质低下让人惊愕,那个时候,我在内心也用过侮辱性的词汇形容过中国。为什么?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希望中国快点变好;我的这种想法越强烈,我就越忍不住用更激烈的词汇去形容中国和中国人。这种急功近利不问国情的心态,是年轻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愤青色彩的根源。包括国内很多高知分子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心态,也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所谓人生导师及公知所利用和变相引导,虽是怒其不争但是通过公众渠道发表个人情绪就难免引起社会舆论的声讨和事件的放大传播。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类似的事件不可避免还会继续出现,我们需要做的就正确理解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弊端,不受各种来源不明的惑众谣言蛊惑,同时共同努力提升素质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国民素质有大幅度的提高,法治逐渐成熟社会风清气正,让华夏文明成为世界尊重的文化语言!正如人民网的评论所说:“如今中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自信,能够容忍善意的指点,但绝不允许这种伤害中国的病态言行。奉送那些搞事者,辱人者必自辱,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就不可能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