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西医现在已经侵蚀到中国的各个角落,从小诊所到大医院,真正的中医恐怕已经很少见了。小到感冒、上火,大到肿瘤、血液病,还有各种疫苗的接种,绝大多数都是西医的成果,大多数人生病,也会首先选择西医,无论药物还是注射,西药就像56个民族里的汉族,当然也有一些中成药,但喝纯中药的已经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西药方便,无论上班族,还是出差,药片放进包里,随时都可以喝,而且很多苦药都有糖衣,也没什么“忌口”;而中药就比较麻烦了,在一切求快的今天,无论服药期限还是煎药过程,都非常耗时,一般人很难接受。第二,西医的理论基础更加直观,比如细胞、血管、化学元素,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当然,这直接得益于生物学和科技的发展,但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本身就是西医的优势;而中医的理论基础就十分晦涩难懂了,比如说穴位,几乎通过任何手段都无法直观展现出来,对于大多数人,这样的理论基础很难被认同,就像泡沫做的地基,楼房再华丽,也不敢住进去,当然,主动科普才是科学精神,中医的被动无异于给自己设限。
那么,中医真的是伪科学吗?中医真的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吗?No,No,No!
很多人其实对中医的认识是有误区的。第一,中医是一直在发展的,发展的过程也包括了“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比如很多民间偏方,其实早被中医体系抛弃,它们不属于中医,而很多人对此分辨并不准确;第二,针灸等外用疗法,很少用在大病上,糖尿病或癌症,肯定不会用针灸治疗,中药才是中医的核心;第三,现代中医与科技逐步融合,对很多疑难杂症或慢性疾病,有突出的疗效,因为很多慢性疾病其实是长久的病因积累,根本不适合快攻,属于很多病在接受西医治疗后,检查报告都已经没有问题,但仍感觉没有恢复彻底。
举个例子说,在神经内科领域,很多疾病在西医看来是不可能根除的,只能发作一次就治疗一次,治标不治本,而中医在调理神经方面,可以说甩了西医不知道多少年。比较典型的一类疑难杂症就是脱髓鞘疾病。
髓鞘是神经的外壳,保护神经元正常传导,髓鞘脱落因病变部位的不同症状不同,出现脑中枢神经可能会引起智力下降,精神紊乱,癫痫发作,头疼呕吐,视神经会引起偏盲,失明,周围神经会引起手足麻木,僵硬等不同表现,也有患者是在没有症状表现下经过体检而发现。脱髓鞘疾病是一类病因不相同、临床表现各异、但有类同特征的获得性疾患,其特征的病理变化是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而神经细胞相对保持完整。髓鞘的作用是保护神经元并使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得到很快的传递,所以,髓鞘的脱失会使神经冲动的传送受到影响。脱髓鞘主要有多发性硬化、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视神经炎、横断性脊髓炎、同心圆硬化、弥漫性硬化等。
脱髓鞘疾病,中医称之为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痿症在中医历史上故称“痿躄”。“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损伤、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瘫、外伤性截瘫等。中医以四诊八纲辨证脱髓鞘病症原理而创出新的治病疗法;中医理论作指导,根据全面调理人体脏腑机能,促进修复脱落的髓鞘,促进脑细胞修复脱落的髓鞘让其再生,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阴阳平衡,开窍通络,抑制坏死细胞,从而达到神经恢复正常的传递作用。
采用中药从跟上调理治疗,药物直达病灶,把受损的髓鞘进行修复,使髓鞘里的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到正常,重点是修复基膜,如果基膜不修复好,髓鞘还会二次脱落,一旦二次巩固好了之后就可以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