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几乎不可或缺
“到了关键,这导航怎么不说话啊?”贾总好奇地问;结果过了路口,导航又打开了尊口。
面对着大概率会堵车的北京交通,如今外出办事,几乎一定会打开手机导航。
与早年间不同,如今的导航功能中,寻找目的地已经降级到了第二功能(此功能仍然重要,比如有些地方不经常,没导航真弄不明白,北京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第一功能是根据沿途的道路情况,不断动态推荐线路,可以优先距离近、免过路费,也可以选择时间短、避开堵点等。
智能的导航在发展
手机导航由于增加了交通状况的实时报告,就一举战胜了车载导航——车载导航需要不断更新,便捷性差得多;再者,要获得路况信息还得给车载导航专门配一个SIM卡,不太值得。
手机导航未来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路面”情况,比如可以避开积水、结冰的道路,避开交管部门实施的交通管制等等。
未来手机导航不仅可以提高司机的选择能力,甚至可以代替司机做出判断;再后来,在人手一只手机之后,手机导航可以分析根据司机的特点(有的司机“猛”些、有的“面”些)来个性化订制路线,这更是车载导航所没办法做到的——车载几乎不能识别司机。
智能导航在成长
行车时,经常遇到关键节点时,导航不讲话,错过线路;也曾经遇到过导航导错的情况。
今天去办事的地方非常熟悉,我们故意没有按导航推荐的路线来走,结果证明了其智能程度并不太高,但随着技术快速进步,未来值得期待。
手机很快就会成长为智能终端,延伸我们的大脑,代替我们做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