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立体的母基金投资体系


 

  风格稳健的体现:

  立体母基金投资体系+复合基金投资模式

  金晟资产成立于2011年12月,是最早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的私募机构之一。作为国内第一批专业从事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的市场化机构,金晟已发展成为国内管理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管理机构之一,具备了行业领先的基金投资、股权直投、并购投资和定增投资能力。

  金晟的母基金投资组合一般都体现出一个立体的投资体系。

  金晟表示,具体来说就是针对不同类型子基金的预期回报来源,比如券商的直投平台可能主要是依托保荐资源的Pre-IPO型投资,产业资本主导的基金可能主要是依托其在相应产业领域的资源网络和影响力,天使基金主要是灵魂人物的人脉、网络和前瞻性,主题基金主要是管理团队在特定领域的在知识上和行业资源上的长期积累,等等。

  李晔笑称,“只要是符合金晟母基金整体策略的,只要是好的基金,我们都投,大的金额投,小的金额也投。对各种类型的佼佼者,我们都有了一定比例的覆盖。”

  金晟采取立体母基金投资体系,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金晟认为母基金处于股权基金投资管理这个产业链的上游,专业的母基金的信息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是极有价值的;

  第二,根据现代金融理论,科学构建的投资组合是可以比其中的任何一个投资品更优化,在同样的风险下,或者说在同样的波动性预期下,马科维茨最优组合是存在的(Markowitz的这个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

  第三,对比欧美市场,母基金几乎是机构投资者的标配,金晟认为欧美机构投资者充分理解分工和专业的重要性,理解一个大型投资组合里不同回报来源越多就越优化,专业合作方越多,就越能多汇聚有价值的信息和策略。

  与之相呼应的,是金晟“母基金+直投”的复合基金投资模式。

  不同于一般母基金机构仅占10%至20%比例的直投,金晟资产接近一小半的资金用于直投,其他的资金则投向子基金。

  相对于直投,子基金的投资行业和领域更广:金晟投资的子基金涉及清洁技术、医疗健康、TMT、大消费、先进制造等多个行业;而金晟的直投则稳而精,集中于自身能够挖掘和判断的领域。阶段上,金晟也非常稳健地把直投定位于中后期的项目,而把回报高、风险也高的早期机会留给行业扎根深入、深度理解产业链的子基金管理团队,通过投资子基金的方式进行早期投资。

  “我们底层项目中,有一个拔尖项目不到四年时间账面回报几十倍,这还不是上市,只是到了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国内最老牌机构的顶尖项目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成绩。”谈及金晟所获得的耀眼业绩,李晔不无骄傲地说到。

  将母基金与直投相结合,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协同、互相促进。这一复合基金投资模式业已得到了时间和市场验证,既能充分发挥金晟资产团队对优质成熟的股权、并购、PIPE项目的获取和判断能力,又可与业内其他优秀的GP合作,借助后者对特定行业的理解和资源,间接投资于成长前景好、回报潜力大的中早期股权项目,在充分分散金晟资产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取稳健收益。

  2017年12月19日的万科公告显示:万科以自有资金,参与金晟系母基金(金晟硕庆母基金)和子基金(金晟硕丰基金)认缴出资59.55亿元;金晟硕庆母基金通过投资子基金金晟硕丰或直接投资于金融机构及其它机构的存量资产盘活类标的,和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资产整合、股权重组企业并购类标的,以资产和股权收购转让及存量资产盘活收益、作为基金的收益来源。

  万科与金晟的合作,无疑强有力地证明了金晟“母基金+直投基金”的模式行得通。也正是因为金晟的复合基金管理模式,融合了母基金和直投基金的优势,李晔透露,该模式深受机构投资人的认可,旗下基金中机构投资人目前出资占比达95%以上。

  业绩突出的缘由:

  机构投资者占95%以上+绑定上市公司利益+团队骨干零流失+所选GP优质作为聚焦服务大型金融机构与龙头产业资本的基金管理人,2017年金晟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三百二十五亿元,业务版图覆盖至全国,并于北京、上海、拉萨、重庆、武汉、苏州、杭州设立了分支机构。

  从创立伊始,金晟的目标客户群体就是机构投资者。

  李晔认为,母基金是风险偏好较低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在股权领域实现大类资产配置的最佳入口;而同时,机构投资者在非标债权以外的主战场又是在标准化市场(债券和股票),一般不会在另类资产市场(创投和股权也是另类资产的一种)配置太多的资源或者具有很深的积累。在欧美市场,母基金几乎是所有机构投资者的标配,包括自身投资能力很强的大型机构投资者。

  李晔告诉我们,金晟的客户群体主要为大型机构,其中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券商资管等大型金融机构和A股上市公司。他坦率地说到,“机构投资者通常资金量大,重复投资需求高,并且不会掉链子,还能在项目方面带来很多资源,具有不少优点。”

  近年来,金晟资产在延续了以大型金融机构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同时,与产业龙头公司展开了密切配合,合作上市公司包括万科集团、沃森生物、莱美药业、中泰股份等,投资了青域二期、宽带二期、赛富二期、中金并购、天图八期、力合科创、小米基金、华大基因、华统股份、京东金融、苏宁金服、居然之家、优必选、航天火箭公司等一大批优质基金和优质项目。

  与产业龙头直投方面的合作,金晟目前主要采用“PE+上市公司”模式。

  李晔认为,上市公司平台在国内还是稀缺的合作对象。即使前段时间,监管已开通了IPO快速通道,符合相关规定的“独角兽”企业可以实行即报即审,但IPO注册制改革仍需发展,上市公司平台的稀缺性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

  上市公司估值居高不下,本身也希望注入优质资产,把盈利做实。而对于PE机构来说,能够以上市公司并购为明确的退出渠道,就能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缩短投资周期,因此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不过,李晔对所谓“PE+上市公司2.0”版本很是警惕。“PE+上市公司2.0”,即在资产注入前,PE机构先在二级市场上买入上市公司的股票,这就有了内幕交易的嫌疑。金晟高度重视合规性,对在合规上有争议的做法坚决不踩红线。

  这一点再次印证了金晟保守慎重、稳中求进的风格。李晔表示:“我们有点偏保守,这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在合规性上保守,有些打擦边球的事我们不敢干;第二,在投资方面我们偏保守,做并购基金,我们要拉上上市公司一起做,并把它的利益跟我们高度绑定。”

  金晟选人入职时亦是慎之又慎,这份慎重缔造了一支高度专业、骨干零流失的团队。

  金晟团队极具专业性:目前其团队成员达到数十人,管理团队均出身于国内外大机构,获聘为深交所外部专家评委、北京市海淀区创业投资基金专家评委、英大国际信托项目评审委员会外部评委、浙民投董事、上海市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等。国内外大机构的职业经历背书,加上高度专业的行事作风,以及过往的优秀业绩,LP们对金晟所能给他们带来的高额回报毫不怀疑。

  金晟资产在子基金里往往会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LP。对此,李晔分析说:原因一是,金晟通常投资的比例不会太低,大多在10-20%之间,个别情况下能达到50%;二则是因为金晟的专业性,无论在投后管理还是投资之前的商业条款谈判,都能展现出令子基金敬重的专业性、可靠度;第三个原因可能是金晟现在作为一个品牌母基金,本身对子基金就是正面的甚至是很重要的。

  不仅是LP、GP满意,在职员工对金晟也很是满意。6年多来,金晟中层以上团队骨干的流失率为零,这在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的金融行业可谓十分罕见。李晔透露,零流失率并非是偶然性的结果,在选人入职时,金晟首先关注的即是候选人的理念是否与公司文化契合度高,比如过于看重短期利益的候选人一般难以成为“金晟人”。

  李晔在挑选金晟人十分慎重,挑选行业和GP时亦是如此。

  判断某个GP在某个行业领域是否大概率能做好,是金晟资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金晟资产青睐的GP需满足两点:一是选准跑道,二是在这个跑道上有比较优势。金晟资产聚焦于发掘前景广阔的行业中优质的GP。

  由于母基金具有平台优势,金晟资产经年累月地对国内优质的GP进行跟踪,这种扎实的经验积累和行业资源,使得金晟资产能准确地判断哪些GP是产业的深耕者。对行业发展前景的准确判断,也显示了金晟资产对产业趋势的前瞻性。

  2012年,金晟母基金一期成立,由于看好国内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和GP的能力,金晟资产投资了专注于清洁技术投资的青域基金,是后者较大的LP之一。该笔投资为金晟母基金一期带来了良好的收益,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子行业,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各类机构布局的重点领域,金晟资产前期布局的项目估值也水涨船高。

  金晟“母基金+直投”的复合投资模式,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挑选出优质GP。李晔表示,“做直投对于判断GP很有好处,自己有第一手经验,也就更明白如何判断子基金GP的核心能力;反过来说,投资了优秀的GP之后,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有更大的概率可以跟投或联合投资本来接触不到的优质项目。”

  国内股权投资行业发展了不到20年,市场参与者鱼龙混杂。对于大型母基金而言,接下来可能会是一个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致力于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FOF领域领跑者”,并已处于行业中市场化母基金第一梯队的金晟资产,自然是信心满满。

  因其投资管理能力和基金业绩获得业界广泛认可,金晟资产荣膺了2017中国经济新领军企业称号,并连续四年获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评选为中国最佳母基金10强,连续三年获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评选为中国最佳合伙人10强,连续六年荣获“CLPA年度最佳母基金”奖项。

  金晟资产总经理、创始合伙人李晔也入选了“CLPA2017-2018首席投资官100”榜单,当选了“2017中国经济新领军人物”。这份荣誉与他的漂亮履历分不开。

  李晔曾长期就职于美国道富银行(State Street),27岁管理道富银行全球融券部亚洲区业务,31岁升职为道富银行亚太区司库(暨资金部总经理);2007年至2010年担任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对冲基金母基金管理机构香港源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Vision Investment)首席风险官、量化投资总监、执行(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参与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亿美元。

  他是哈佛大学统计学硕士、波士顿学院金融学硕士,拥有注册金融分析师(CFA)、美国注册会计师(CPA)、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注册专业风险管理师(PRM)资格,曾任美国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和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兼职客座教授。

  从波士顿到香港再到深圳,从全球最大托管银行和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高管,到香港源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席风险官,再到自己创办金晟资产成为创始管理合伙人,并将金晟带入行业市场化母基金第一梯队,李晔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

  若问归来缘由,我们或可从他的话里管中窥豹:“我对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充满信心,对其中的创投和股权投资管理行业更是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