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创业者:你或许永远不知道,再试一次,可能就是成功


 

企创网:2018年,经济大形势整体不乐观。

又到一年年底时节,我和一些出身草根的正在创业者及准备创业者聊天。对于过去这一年,大家的普遍感受是——焦虑

有朋友说本来坚持了快三年,终于靠着努力积攒,眼看着就要筹备好辞职创业的启动资金了。结果金融市场大幅波动,股票赔了一些,P2P雷了一些,其他投资也违约了一些。按照朋友的原话,辛苦积累两三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也有朋友,从今年年初开始挣扎、痛苦,自己在心里跟自己拉锯战。一份工作已经干了五六年,朝九晚五倒是安逸轻松,可以眼看着三十岁在即,自己的未来却一点希望都看不到,不知该如何是好。到了年尾,终于决定跳出舒适圈,再搏上一搏。

不是创业者,也没打算在短时间内创业的人,是不是就不痛苦,不纠结了呢?一样很纠结,似乎前两年自己还是公司里年纪最小的同事,一转眼比自己小五岁,甚至小十岁的年轻人都已经进来了。这些年轻人不仅是精力充沛,能力出色,思维和见识甚至都超过了自己这个“老江湖”。未来,自己的职场之路该如何走?

那么,和往年一样。既然经济形势对于所有人一样都是挑战,同样都是心存煎熬和痛苦,为什么有些人选择了“变”,另外一些人却选择了“守”呢?

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待失败的态度。因为任何时候,决定改变,而且是主动选择,都意味着风险要大过选择不变。

害怕失败是人类天性,成功者也并不例外。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在八年前决定创办小米之前,就因为成功带领金山上市和作为风险投资人成功投资出一批互联网企业,而实现了财富上的自由。对于小米的商业模式,也基本可以说思考得非常成熟。但即使如此,他依旧坦诚表示,当年创办小米时,最害怕的就是失败。害怕失败后,影响之前累积下的名望和荣誉。

成功如雷军在决定做出人生重要选择时,尚且如此,更何况你我等绝大多数几乎无任何资源可言的草根创业者?

差不多从三年前开始,我开始长期关注创业领域,深入研究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差别其实非常大,共同点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多。出身、年龄、教育、性格、履历,几乎无一相同,但是为什么,他们最终成为多数人眼中的“成功者”?

在我个人看来,成功者之所以是成功者,在于他们能够一面害怕失败,一面又坚定勇于直面失败,接受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屡败屡战。

当然,有些创业者运气好到爆,第一次创业就成功了;而多数创业者从开始创业到走向成功,中间往往经历了不知道多少的曲曲绕绕,多少次的想放弃,但又咬牙坚持。

多数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做“创业是逆人性的行为”。因为人性的最根本一点,就是对未知恐惧。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本能就会想要后退,想要放弃。因为无论遇到怎么糟糕的境遇,他们心中始终心存一道光,并愿意为之付出全部努力。

以上,不仅仅是对于各位已经迈出创业第一步,或者正在准备创业者的劝慰,同样也是对每一位普通职场人的鼓励。因为创业的许多思维和意识,不仅仅会帮助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同样也会帮助其在生活上变得更加坚韧和智慧。

即使是从增加人生体验这一点来说,我也推荐每一个人,一生至少去创业一次。只要将成本控制得当,失败后亏损也在合理范围内。那么创业的见识和经验,一定会让你终身受益。

至于正在创业者,我只能说,创业99%的时间都是在困难和挫折中度过的,但是哪怕就是为那1%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创业便都是人世间最值得之事。

如果这一次的创业,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我希望你始终把“创业失败是必然,成功则是偶然”这句话挂在心上。你需要做的,只是再试一次,再试一次,再试一次……

因为你或许永远不知道,再试的下一次,可能就是成功。而你需要做的,其实是享受走向成功的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