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性共济失调病因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
躯干共济失调
就是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定位诊断主要在原始小脑受损害。
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
就是运动性小脑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平衡障碍,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病侧,眼球震颤较多见,步态不稳等。一般上肢比下肢的共济失调严重。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半球受损害。
全小脑共济失调
全小脑性共济失调,病损部位在原始小脑、新小脑、小脑核团、小脑传人纤维,临床表现为躯干、肢体、步态的共济失调。
人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智力,小脑运动有密切的关系。故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
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症。脑为发令之官,髓为传令之使,
、督脉贯通脑髓,连输五脏,协调于五脏六腑统辖于四肢百骸。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脑髓的生成来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源于肾中先天精气
,《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二是水谷之精充养脑髓。肾中精气化
生脑髓雏形之后脑髓还需不断得到水谷精微的濡养化生才能逐步长成。三是脏腑之精气化髓充脑
,脑髓为肾中精气所生,脾胃精气所化,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充于脑而养脑髓。脑髓之功能正常
是五脏精气充养、协调为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