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则荣理论AS017:企业文化在美国的形成


  作品编号:ZOn.AS017 作品类型:理论创作

       作品名称:The Birth of American Corporate Culture

  汉语名称:《企业文化在美国的形成》

  原创作者:朱则荣  首次提出:2018年12月23日 

  所属系统:Amergin中央品牌生态系统

  所属学部:Orderism SD906/ 企业文化学部

  版权管理:秩学有限公司  列卷:《朱则荣理论》第四卷

  ——————

  多元文明与发达思维,独立的创造性世界价值观迅速与企业文化进行了伟大融合,并迅速形成独具风格的企业文化成熟模式。

  “研究”在美国社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联邦顾问委员会,企业界也普遍高度重视企业管理的科学研究,致力于引进新的创造性管理思维和先进的管理学技术。

  事实上,企业文化在美国并非是指“公司的文化”,而是另有所指,被广泛认为是——企业组织的事业文化,一是将企业视为一个组织,从组织学角度分析企业文化,二是以创造性破坏的企业家精神作为事业理论来研究企业文化。

  早期的企业文化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论”、麦格雷戈的《企业的人性面》和“X理论-Y理论”、查德·斯科特的“开放型-理性管理模式”等研究。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本经济大萧条的日本,迅速在战后崛起,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大批美国管理研究人员远渡重洋赴日本考察,掀起了美日企业管理对比研究热潮,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查理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合著《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寻求优势——美国成功公司的经验》等企业文化研究著作相继诞生,企业文化热在美国全面兴起。

  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迈克尔·哈默和钱皮《流程再造》、克林顿政府“管理主义”、比尔盖茨《未来之路》、《未来时速》、韦尔奇GE再造、Facebook的社交网络形成,以及企业大学在美国企业中的诞生热潮,使美国企业文化达到了全盛发展时期,新的理论和方式不断创造,企业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飞速发生变革。2008年,甲骨文创始人和CEO劳伦斯·埃里森等四十多名“管理叛逆者”联合发起的新管理俱乐部,不断对未来管理学的发展做出新的探讨,这也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文化以更现代化、更数字化、更网络化、更科学化、更知识化的组织形态向未来进发,颠覆式的企业文化模式将不断衍生,而企业文化从研究到技术实践本身也将不断发生深刻的变革。

  与其谈论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特点,倒不如说是其“社会人”进步和普世价值思维进步的结果,无论日本企业文化诞生还是美国企业文化的兴起,都与其文明形态的形成密切相关,即现代的、发达的、创造性的企业文化研究、技术创造与应用必须从科学理性的企业级文化脉络与先进观念形态的形成开始,企业文化的科学规律和技术方法在全球企业文化的实践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