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需要标准支撑


 

开会是管理的第一成本

陈春花老师曾经讲过:成本就是一种价值的牺牲。

在一些相对传统行业里,很多公司的管理成本非常高。

管理成本高的第一表现就是不断地、反复地开会,不少公司经常开一些不知所云的会,并且经常是议而不决,还有的形成决议会再多次反复,团队经常出现“没头脑”的状态,公司的管理成本当然就高了。

可爱的是有的公司决策很快,但修改的就更快,于是造成了更大的成本浪费。

开会是无奈之举

有些公司开会是形式主义的:领导早就已经有了主张,只是要开一个简单的会来意思意思,表达对大家的尊重而已。只是现实中多数的开会还是决策会、研讨会,甚至是没事找事的会。

问题搞不清楚要研究一下,不知如何处理还要研究一下,有了方案派谁去处理、要投入多少资金和时间,还得开会研究一番。

这种会体现出了决策者缺乏决策的依据——没有一个标准告诉他这么做就是优,那么做就是良,否则就可能会是差。

领导没有决策的标准,下属同样没有执行的标准。

变化中还要有标准

判断事情的正确与否需要标准,否则每件事都要讨论、研究,那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还会错过大的时间窗口呢。

标准还是要有的,只是有的行业变化和迭代快速,标准就必须粗一些;对于那些相对传统的,可以更具体些。

这些罗列成表格、提炼成标准运作的标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决策和办事的效率,提高决策的准确率。

管理太过随意,很难取得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