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则荣讲学录GLR003:勿以善小为不善


  朱则荣讲学录GLR003:勿以善小为不善

      近日 ,陕汽93梦丫志愿者联合会举行梦丫成立两周年庆典。陕汽控股团委书记惠文正、93梦丫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杨治国、名誉会长朱则荣,秘书长牛艳艳主持,支持和关怀梦丫发展的爱心企业家及志愿者40余人参加了庆典。

  著名秩学家、Orderism秩学学说开创者朱则荣祝贺梦丫成立两周年,作为93梦丫志愿者联合会名誉会长,朱则荣先生作题为《勿以善小为不善》的讲学,讲稿如下:

  去年,我们在梦丫提出了《不做首富做首善》这个年度主题,今天面向2019年,我们再次作出《勿以善小为不善》这一年度主题。

  勿以善小为不善,是明确提出任何一个公益组织,或者有良善之心的志愿者,要注意——不能因为公益的事情小就不去做、不能因为投身公益一时没有得到社会认可而不去做,要把善小——公益的事情转化为善的事业——长远而持久的善业,持久做下去。

  勿以善小为不善——前面这个“善”是指善的事情,公益慈善、献爱心的事情,而后面这个“善”是指善业、善于、擅长,是善的持久事业,是公益事业的持久秩序和永恒生命力。

  1 善的良知

  人类文明发展的本质,是人类对善的理解不断升华的结果,是贡献型社会形成的基础。我们在秩学学说中明确,未来社会的发展必然是贡献型社会,人为企业和组织贡献才能与力量,企业和组织为社会作贡献,并获得社会的回报,而人也因贡献获得企业或组织的回报,由此构建成一个人人志愿贡献、社会经济生态更加美好的温暖世界。

  社会和经济中的各种机会、待遇、荣誉要优先提供给作出贡献的人和组织,如此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善的良知是社会美德形成的基础,过去的人类发展方式,是以道德和伦理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秩学明确提出,善的良知——是明确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美德形态与美德关系,秩学未来还将单独提出“德学理论”,引导人心向善、人人为善,全社会崇尚美德,从而构建人类美好未来。

  2 善的力量

  我们在Amergin国际化城市指数中明确,一个城市如果要发展成为创业城市,评级的基本规则中应包含——社会化企业的创业比重应超过5%,即:超过5%的企业是为了服务社会、贡献社会而存在的,如医院、学校以及社会化企业等非利益公共化服务企业在一个城市中比重的多少,决定了一座品牌生态城市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城市人口的精神生活品质与幸福度。

  因此,要从善的力量来理解和认知——未来人类的发展力方式,明确城市、产业、企业、人口的发展力水平和发展力关系,建构更合理、更有秩序的未来城市发展生态。

  3 善的心念

  善,发之于心,既是人心所向,也是人的内心想去做、想努力去实现的基本心愿,是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在社会群体活动中,进行人际友善交互的基本力量。要充分发挥善的心念作用,将每个人希望服务于社会、让社会更加美好的最基本心愿,通过公益组织的力量转化为群体的意志与心态,使每个人都能拥有善的心志力量,每个人及每个组织都以善的心态、善的志向、善的志愿为核心,坚定心志,贡献于社会。

  4 善的信念

  善的信念是构成我们人类思想、灵魂与精神的基本信念,有了善的心念,就要进一步通过公益组织的力量,培养心志的坚持力,进行心态的磨炼,推动心志的成就。要以持久为善、持续行善——持久发展公益组织、持续开展公益活动为核心,树立远大而持久的坚定信念。这就要求公益组织必须明确组织的章程、纲领、使命、精神、行为准则等原则立场和保障组织持久发展——精神层面的系统建构。

  5 善的培植

  不能只是志愿者自己在干,要上下打通。品牌的品字经历了“口”、“吕”、“品”三个阶段,其中“吕”——上古造字时指人的脊椎,上下打通方为吕。公益组织一方面要注重让志愿者的家人,尤其是孩子们参与到活动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培养善念,让他们与那些遭受苦难的孩子们一起成长,在从小增强服务社会的本能基础上,培养他们人生成长中服务社会的本能与意识。

  此外,企业中的团员、青年员工,以及从事服务业、服务客户等岗位的领导和员工也要参与到公益行动之中,培养他们服务社会的基本心态心志。

  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服务型社会,服务经济的比重在发达国家超过80%,发展中国家的服务比重超过60%,并持续快速上升。服务之心一定是从小、从基础工作和基础活动中培养出来的,没有服务于社会的本能,未来许多人将无法求职、无法走上服务型企业的领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