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多种多样的表述。依我的理解和思考,所谓的工匠精神是指:

1、精益求精的精神

工匠们追求完美,注重细节,为产品质量,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以求;

2、严谨认真的精神

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坚持标准,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专注敬业的精神

工匠们对精品执拗地坚持,对专业执着地探索,可能几代人为一种产品不懈追求,耐心、隐忍和毅力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

4、推陈出新的精神

工匠们不跟别人较劲,永远跟自己较劲,为此不断改进设计,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绝不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5、文化感染的精神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热爱自己所做的事,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乐在其中。

工匠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几千年日常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职业,木匠、瓦匠、铁匠、石匠、鞋匠等手工匠人是社会被推崇的人群,他们的精湛技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为佳话。工匠精神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匠文化”传统,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自古并不缺乏对“匠心”的追捧,有“技进乎道”的文化源流。成语有“匠心独运”,用“匠心”来形容做事的高妙境界。

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匠之鼻祖就是鲁班。工匠精神依靠言传身教地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以程序指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工匠精神只能靠人与人的情感去感染,现代大工业的组织制度无法承载,流水作业的操作流程无法衡量,最先进的数学模型也无法计算。

我们一直在讲工匠精神,

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说到最顶级的木匠师傅,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中国,因为中国曾有过鲁班这种神级人物。

但我告诉你一个事实,现在称霸全球的是日本木工。

全球100名木工大师,50%出自日本。

日本木工为何能称霸全球?我来讲讲秋山利辉的故事。

1985年,32岁的木工大师秋山利辉,创办了一所“秋山木工”学校。

要成为秋山的徒弟可没这么容易,在招收徒弟之前,他会做多次暗访:“观察这个孩子到底能不能吃苦,因为到我这里学习必须能耐寂寞。”

学徒进了学校后,就被关了“禁闭”。“没有我的同意,不准离开。没有我的同意,家长也不能来探望。”这个“禁闭”,一关就是8年。

为了把年轻学徒培养成一流工匠,秋山制定了一套“8年育人制度”,

学费全免,但学徒必须依规而行。一年上预科(养成匠人基本习惯),

4年学做徒(跟师傅学习技艺品行),3年学创新(把师傅所传技艺,融汇贯通变成自身之本领)。

你可能会说:“这样教徒弟实在是太慢了。”但是你可能万万想不到,

秋山这所学校里诞生了50多位超一流木工大师。这些大师,现在活跃于各个国家,成为日本木工称霸全球的顶梁柱。

不管是作家、音乐家、画家,还是棋手、运动员,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都经过了至少1万个小时的专业训练。如果每天训练6小时,一周训练5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8年。连达·芬奇、莫扎特这种神童都不例外。

也就是说,成功从来没有捷径。慢,即是快。

日本设计大师山本耀司有一段名言:“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我要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世上所有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你以为的捷径,其实是最大的弯路。

彭小东导师的观点:我们大家都知道树不可长得太快。1年生当柴,3年5年生当桌椅,10年100年的才有可能成为栋梁。所以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深以为然。这就是真理这也是工匠精神,最主要的是人!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1、敬业。

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2、精益。

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

3、专注。

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其实,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大抵如此。

4、创新。

“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这意味着,工匠必须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读过的书和遇见的人!---彭小东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