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总要这书房


人间总要这书房
喻建国
下笔如神,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滔滔不绝,敏捷横陈,思维清晰,好像有神仙在指导。唐·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开头的几句中有曰:“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来若想下笔有神,就需要读书破万卷。
我在写文章时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独到观点凸显时,自己就能够下笔如神。独到观点来自个体对某一存在有独自的视角与视界,这样一来个体看某一存在之后的表述就会与众不同,正因为与众不同,表达起来就可以无所约束,奔放野溢,在文字叙述和下笔舖呈时自然滔滔不绝,既然无所约束,此念勾那念,一发而不可收拾,文思肯定奔涌不止,下笔也就真如有神在指导。
下笔要用字用词,字词多在书中,若能读书破万卷,见到的字和词自然就无数了。写文章可以比拟为建造房屋,从过往的建筑来看,梁架有了以后,就剩砌墙了,砌墙要砖。写文章需要的字和词就是在砌墙时所需要的砖,砖多,砖多样,砌墙时肯定得心应手,砌出来的墙肯定花样别致,别出心裁。写文章时字词多多,库存满满,挥洒起来,当然妙笔生辉,内蕴丰富。
读书破万卷,用现在观点来看,就是信息量很大很丰富,古时候说读书破万卷,觉得万分惊奇,拿现在的眼光来看实在是小巫哦。现在每天的信息生出量光从全球互联网流量来看,就达到1EB(10亿GB1000PB),形象一点来表述,这些信息量可以刻满1.88亿张DVD光盘。
每个英文字母,也就是ACSii编码,只要占据一个字节(BYTE)的存储空间;每个汉字字符,要占据两个字节(BYTE)的存储空间。 一本大学教材的信息量,一般的字数大都在50万字左右,厚度大约为1cm(厘米)。若用数字化保存,要占用100万字节(BYTE),相当于1MB字节的存储空间。一张常见的普通双面DVD-5光盘,它的容量大约是9.4GB,接近于10GB,也就是1万个1MB,也就是说它可以容纳下1万本大学教科书,而DVD的光盘的直径为5英寸(12cm厘米),厚度仅为1.2mm(毫米),重不过15克。过往的一卷书字数绝不可能超过50万字,就算达到50万字,读书破万卷也就是读完一张DVD光盘所收录的书本。
信息一旦进入人的脑存,它常常还会激起原来脑存信息的活跃度,或者说是让原来脑存的信息活跃起来,信息与信息的碰撞会产生新的信息。个体独到观点的凸显常常就是这种原来内存的信息和外来的新信息碰撞以后所激发产生的,当这种激发不断连锁反应,下笔如神的现象也就跟踪而至。个体处于这种情况中,内心的愉悦感也是潮涌的,潮涌的愉悦感也会激发新信息。所以个体在下笔如神的境遇中是非常幸福的。
“下笔如神乐满怀,挥毫挪止自遵章。回头万篇悬梁刊。凸显新观独树帜,专呈靓点易辉光。人间总要这书房。”调寄《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