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辩证小议


  

摘自《辩证养心》文搞,李崇军/文,始发:www.lcj9.com

 

 

7、“精神奖惩”和“物质奖惩”是“方法论”。

古今中外,人们提出了许多有关“精神奖惩”和“物质奖惩”的方法论,如有“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易经·系辞》),“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道德经》五十八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出自《论语·颜渊》),“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仁慈的人,善待自己。残忍的人,扰害己身。”(出自《圣经》),“实践出真知。”(出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出自《人生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谚语)、“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谚语)等等,由此可见,其方法论具较强的思想性、辩证性或哲理性。

就其方法论而言,我在写作《辩证养心》中作了较多的思考及其理论阐述,如理论观点有“以奖励为主、惩罚为次”、“以精神奖惩为主、物质奖惩为次”和“以自我奖惩为主、他人奖惩为次”等,供人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