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阿里转“京腾”,海澜之家“急转弯”欲破瓶颈期


 京东和腾讯又联手“截胡”了阿里一次,这次位于风口浪尖的是海澜之家。在1月29日,海澜之家发布公告称,战略投资方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公司5%股份,当时业界内呼声最高的当然是与之正有合作的阿里巴巴,但是第二天消息公布时,拿到海澜之家股份的却是阿里的“死对头”腾讯,与此同时,京东也再次与海澜展开合作,这对于刚刚在去年“双十一”以超4亿元销售额勇夺天猫男装第一的海澜之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急转弯”。

按照海澜之家如今514亿的市值计算,腾讯这次拿到的5%股份,价值大概在25亿元人民币左右,这次之所以会放弃阿里而选择腾讯,很有可能是因为腾讯庞大的流量。腾讯倚仗自身的社交和内容平台,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建设的“智慧零售”,为商家提供了自主运营流量经营粉丝的机会与能力。其实,在之前与阿里的合作中,海澜之家在新零售方面的战略虽然与阿里不谋而合,并且实现了双赢,但是海澜之家仍然有着自己的想法。

作为国内市值第一的时尚集团,截止2017年6月,其门店总数已达5491家,其中主品牌海澜之家的门店数有4376家,庞大的产业布局,令其库存一度高达90亿元,虽然去年“双十一”期间荣登销售榜首,但能达到这样的业绩,并非全部源于与阿里的合作,海澜之家耗资千万的营销活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除此之外,海澜之家也并非只满足于当“男人的衣柜”,在女装、童装和家居市场方面海澜之家也在不断加码,同时通过联名、跨界和IP运作强化自身在休闲服饰行业的优势,希望通过多品牌战略变成“全家人的衣柜”。

这样的企业野心在与阿里的合作中很难得到相应的支持,因其库存原因,阿里不可能把海澜之家树立为典型,推到最前面。在1月19日举行的天猫服饰品牌营销&全运营商家大会上,海澜之家就未曾出现在案例当中。因此,海澜之家这次选择腾讯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而在转向腾讯后,京东也就变成了自家人,海澜之家也就自然选择摒弃前嫌,重新回归了。今年1月,为了表示“诚意”,刘强东都亲自披挂上阵为其代言,随后的海澜之家京东超级品牌日也是超大阵仗,足以看出两家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

自去年底联手京东入股唯品会后,腾讯其实就已经加快了新零售的战略布局,如今入股海澜之家这个不可忽视线下入口,也预示着新零售之战将变得越发胶着。总之,海澜之家这次弃阿里转“京腾”一是为腾讯的版图扩张出了一份力,二是为自己的发展赢得了有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