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台山公园记忆[游作忠]


 

台山公园,位于福建闽清城东,前临梅溪,背靠闽江。山上有古塔,台山亦名塔山。

台山公园,始建于上世纪(1986年)。主倡者为闽清县实力派副县长姚鼎新同志,全县共有三十个科局,他分管十五局。

姚鼎新、姚鼎生兄弟皆文化人,解放后,堪称闽清文豪,常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

由于学习兴趣及工作上关系,作为上级与长辈的姚副县长(长我近三十岁),比较关心爱护我,我们关系密切,我当时二十几岁,是闽清食品公司副经理,同时也是政协梅声诗社主要负责人,他是我工作的分管领导。

由于这些机会,我有幸旁参了台山公园的有些论证研讨,诸如亭台楼阁的取名及楹联,名人题字的征集等杂务。

台山公园的建筑物,基本是通过姚县摊派有关单位捐建的。

我把自己所知道的台山有关记忆,与诸君分享。

福建省书记项南,对闽清有特殊感情(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住在闽清),欣然为公园石牌坊题字。

先建竣工的石牌坊,大家认为架构太小,不足以体现气势。

所以要去搞个大公园山门,并请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台山公园匾额。

 

征到领导和名家题字有: 邓颕超 方毅 叶飞 赵朴初 周谷城 启功 潘主兰 沈觐寿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题写亭名。

 

 

白玉蟾,南宋时期中国大诗人书法家,道家名士,闽清县人。

亭内穹画,为竹林七贤图。

台山天王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梅溪移建于此,县政府出发点说,为名山增香客,实则卖地增财政收入也。

那楹联为游作忠书法。

陶然轩,建于本世纪初,原地塑有大空心弥勒佛象,供儿童游玩,因上级反对法轮功,禁建佛像,故以建轩取代之。

因当初闽清政府提倡大力发展陶瓷业,故取名带有“陶”字的陶然轩,命闽清文联主席游作忠向中书协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索题匾额。

萧德藻,南宋四大家之诗人之一,诗与楊万里,范成大齐名,闽清县人。侄婿为姜白石大师。

 

德藻亭匾额,由中国首届兰亭终身成就奖潘主兰题写。(首届兰亭奖只二名,启功,潘主兰)

 

可惜,木牌匾被无知年轻人,冬天亭内取暖烧去。我曾请电视台现场摄拍报道。

 

遗憾,我曾向县里有关科局提案恢复原字,无果。

现以小小低档的电脑字牌子取代之。

电脑字(死字)制匾额,煞风景!

旅马华侨林慧典捐建思乡亭。

黄乃裳纪念馆

 

科学家卢家锡题字

习哥题字。

楹联,陈奋武书法。

楹联,曹宝麟书法。

楹联,赵玉林书法。

楹联,朱以撒书法。

在古塔东处是,以甲午海战"致远"舰协助邓世昌的副手,民族英雄黄乃模命名的[乃模亭].

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大姐题匾[乃模亭].

启功亲笔木质制作的楹联,由于风雨侵蚀,已毁坏。

我以连续五届政协委员、常委的身份,连年提案,要求重制掛上,

但,如石沉海,至今空白,

痛哉悲乎?!

上幅楹联内容系政协梅声诗社副社长黄培敦先生编撰的, 原联为: 破釜沉舟孤忠靖国, 舍身御寇百代流芳.

楹联被启功改了一字,"靖"国改为"殉"国.我们都认为改得非常好,堪称"一字师"!
但是,我的良师好友黄培敦老先生不服,忿忿然几次写信与启功"理论".

前排右3,为黄培敦先生

.
后排左2,为游作忠.

我说,日本有一个"靖国神社"臭名昭著,世人避之唯恐不及. 以身"殉"国,可以避嫌,岂不佳哉! 因这小小一字,与培敦师争得脸红耳赤不下五次,文人迂腐,可见一斑. 培敦师已作古多年,每念于此不胜感慨系之矣.续补几字以为记念云尔!

这个公园小买部,连五年关门,被一个私人占据。谁不作为?

恨!

这幅取王羲之兰亭序的字,是我策划的。

为何?

原因是: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命唐馮承素摹品《兰亭序》,系闽都第一位状元许将(闽清人)在北宋首都开封府西斋鉴阅并亲笔署题的。

望江亭,匾额为郑板桥集字。

闽清是著名侨乡,怀远楼,匾额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所题。

听涛斋,匾额系欧阳询之子欧阳通集字。

听涛斋内,墙上嵌着刻有介绍闽清历代名人的十块碑记。

闽清简介碑

台山公园最高点建咏梅阁。

咏梅阁匾额,赵朴初题。

咏梅阁旁。

最为奇葩的是,盖竣工的梅溪书画院被暂借后一直未见归还。闽清政协副主席陈推致信王长鹰正县长详述此事,县长批示四个字“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还真有此事!

在梅溪书画院旁,立有一自然景观石,镌刻朱熹手迹“梅溪”,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长、历史学家周谷城题写的匾额,目前也不知隐匿在何处。

世界音乐鼻祖、宋代陈贤良,北京天坛有其塑像,系闽清县人。

为纪念这位先贤,桥亭取名“贤良亭”,匾额由林则徐玄外孙、两广总督沈葆桢玄孙沈觐寿书写。

台山公园匾额,全国政协副主席赵补初题字。

 

此情或可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游作忠记,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