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阿桂的客栈


 悠长假期,四处游荡(2):

丽江:阿桂的客栈

2018-1-28

阿桂派他的办事处主任小迪到机场接我们。阿桂到北海有事,我们约好两天后在大理见面。

阿桂的客栈在束河。束河古镇在大研古镇西北边五六公里的地方,距离玉龙雪山更近一些。徐霞客来丽江的时候,这里叫做“十和院”。相对于紧邻的大研古镇,束河古镇一向就很安静。就满足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们对古朴而安详的生活方式的向往而言,束河古镇要更合适一些。大研古镇太喧闹,也太现代了。而束河古镇却还保持着安静,也保留着很多传统的东西。这些年,受整个大气候的影响,束河古镇的旅游不是很热闹,旅馆及其他设施显得过剩,房价及房租相对便宜,因此阿桂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盘下这家客栈。阿桂的目的主要是自住,方便工作和生活。剩余的房间也接受游客。

阿桂的客栈位于北门停车场附近。走上古镇的石板路不远,拐进一条巷道就到了。门面不大,不招摇,甚至有些隐蔽。原来曾经的经营者是位基督徒画家,店名就叫做“迦南美地花园”。现在还在的门联——“客要一味地款待,爱要常一味亏欠”,看起来也有宗教的意味。

走进大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眼前是一个有点历史的四合院,三面是不高的二层小楼,纯木结构,柱子和房梁,门板和墙板,都是久经历史的深棕色。院子里栽着几棵梅树,是会结梅子的那种,此时还有花朵点缀枝头。院子的角落里,有几把吊椅,还有遮阳棚下的茶座。想象着在这里悠然地晒晒太阳,喝喝茶,聊聊天,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院子正中间的地面上,用彩色河卵石拼成一个大大的“福”字。正面的墙下,是一张老供桌。这张供桌有些年头了,老的式样,老的工艺,老的图案。供桌上摆上着显然是搜罗来的工艺品,还有一张东巴文与汉文的百家姓对照表。在供桌一头的墙角,有一张小小的书架。一下子吸引住我的,是一套厚厚的大书,书脊上有几个大字“古拉格群岛”。这是索尔仁尼琴的著作,讲的是斯大林时期的红色恐怖。我在理想国丛书中读过几部这方面的著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奥兰多·弗吉斯的《耳语者:斯大林时代的私人生活》。读这些著作,使我彻底改变了对那位“革命导师”的认识。索尔仁尼琴三卷本大部头的《古拉格群岛》也读过,但记忆不深。我抽出上卷翻了翻,页面还比较新,应该没多少人读过。紧挨着还有一套厚厚的三卷本的《红轮》,也是索尔仁尼琴的同类著作,这部著作的塑料封皮还没有拆开。

小迪给我们安排的是二楼的家庭套间,就叫“玉龙雪山”。打开后窗,楼下就是古镇的石板街道;越过前面的房顶,远处就是玉龙雪山,山顶的白雪隐约可见,山腰还有云雾缭绕。关上窗户,喧闹就被隔绝了。房内的设施一应俱全,古色古香,还有民族风味。房间用的是老式的挂锁,钥匙上挂着一个小小的铃铛,会发出叮叮叮叮的悦耳声音。

实在是一个安静舒适的所在,我们都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