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时隔一年,再与晓桃总和雪松总会面,一样的亲切、一样的探讨、一样的逻辑分解,好的意思。
重庆的商写市场充满了故事,我对此也是非常关注。我问雪松总:一年过去了,像江北嘴这样的大规模写字楼,出租状况有所好转没?答案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好转。
我再问:就重庆而言,有机会破解写字楼难题不?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解决
管理中有一个重要说法:有些问题不是用来解决的,只能逐渐地化解。
“原地”解决写字楼问题几乎不可能的情形之下,就必须要通过破坏性的创新来解决,市场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价格是最基本的利器,用户是最权威的定价机制。
几年前80~90元/天/平方米、还要排队才能租到的写字楼,如今只要40~45元/天/平方米就可以随便租了,如此每层还是只有一两户。再加上购买价格的上涨,收益的下降是必然的。
房地产开发仅仅是将房子盖起、形成一个具体的物理空间,只是达成了目标。而房开公司的目的是要把它租出去或者是卖出去,购买者同样要把它租出去,没有回报的投资就是耍流氓。
没能投入使用的房子还是要投入资金进行维护的,否则房子很快就会废掉,于是就成了真正的债务。
解决
价格能够解决相当一部分的库存商写面积,以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估测,在些房子可能二十年都未必能产生收益,那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当年我做总经理时,我有一个理想:就是小狗,我都可以让他干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低估了困难了,有些人是不可能培养出来的。
曾经有消息讲,中国的房子可供30亿人居住,可现实中国人口只有14.5亿人。全中国有那么大量的闲置物业不是都能救活的,要有高招才行——得先有思路,才会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