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
霍宪森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直接关系政治改革能否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当前需要人们认真思考,深入研讨和亟需得到尽快解决的一个重大政治理论和现实问题。我认为,与我国已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相适应,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应该是要探索建立一种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现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同商榷和探讨。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
这里所说的政治体制,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各个国家和社会管理系统中那样一种政治管理权力的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政权组织形式。
这里所说的民主政治体制,是相对于那种人治的集权型政治体制而言。根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管理经验和和政治权力运作规律,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系统内部的科学的公共权力结构体系,都是由其内部的权力所有权和权力使用权两个不同层次政治权力和同一层次内部的政治决策权力、政治执行权力、政治监督权力等三种不同类型政治权力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权力有机统一体。所以,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系统内部的科学的政治权力结构方式,都应该是指在上下两个不同层级所有权与使用权两种不同权力之间所形成的纵向权力结构方式,和在同一层级内部的政治决策权、政治执行权、政治监督权三种不同权力之间所形成的横向权力结构方式那样两种不同形式的权力组织形式和结构方式。所以,任何一个科学的政治体制,也都应是由上述那两种包括由上下不同层级政治权力之间所形成的纵向权力结构方式和由同一层级内部的政治决策权、政治执行权、政治监督权三种不同权力之间所形成的横向权力结构方式而组成的一个统一体。
同时,综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国家和社会管理系统内部的国家政治体制,根据其在上下不同层级政治权力之间所形成的纵向权力结构方式和在同一层级内部的政治决策权、政治执行权、政治监督权三种不同权力之间所形成的横向权力结构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政治体制大体划分为两种不同基本类型。一种是实行人治的集权型政治体制;一种是实行法治的民主型政治体制。
这里所谓人治的集权型政治体制,是指人类历史上不同国家和社会管理系统内部在其政治权力使用权层次的政治决策权、政治执行权、政治监督权三种不同权力之间所形成的横向权力结构方式上,由于将该层级内部的政治决策权和政治监督权两权合一,同时交由该层级内部的某一个特定权力组织独自掌握和行使,从而导致对该层级内部的最高政治权力特别是最高政治决策权力进行直接监督和制约的职能和职责,需主要由该层级的直接上一级政治权力组织来承担和行使,因而所形成的那样一种由上一级政治权力组织有效监督和制约下一级政治权力组织的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
这里所谓法治的民主型政治体制,是指人类历史上不同国家和社会管理系统内部在其政治权力使用权层次上的政治决策权、政治执行权、政治监督权三种不同权力之间所形成的横向权力结构方式上,由于将该层级内部的政治决策权和政治监督权两权分离,相互并立,并相应交由该层级内部的两个不同权力组织分别掌握和行使,从而导致对该层级内部的最高政治权力特别是最高政治决策权力进行直接监督和制约的职能和职责,需主要由该层级内部那个专门承担政治监督责任的同级政治权力组织来承担和行使,因而所形成的那样一种由同级政治权力组织有效监督和制约同级政治权力组织的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实行人治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都是实际采取了上述前面那样一种以某一层级上的政治决策权和政治监督权两权合一为其本质特征的因而需由上一级政治权力组织有效监督和制约下一级政治权力组织的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制约方式。另外,原苏联、东欧等几个在国家和社会管理系统内部实行高度集权统治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是实际采取了上述前面那样一种以某一层级上的政治决策权和政治监督权两权合一,同时交由该层级内部的某一个特定权力组织独自掌握和行使这两种最高权力的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同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在政治体制上实行所谓“三权分立”和“分权制衡”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成熟的法治国家和市场经济体制及民主政治体制国家在其社会管理系统内部的政治权力组织形式上,都是实际采取了上述后面以某一层级上的政治决策权和政治监督权两权分离,并相应交由该层级内部的两个不同权力组织分别掌握和行使,从而导致使同级政治权力组织有效监督和制约同级政治权力组织的那样一种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
基于上述分析,这里所说的民主政治体制,就是一种国家和社会管理政治权力系统内部能充分体现出以在使用权层次上的最高政治决策权和最高政治监督权两权分离,并相应交由该层级内部的两个不同权力组织分别掌握和行使,从而确保使其同级政治权力组织能够有效监督和制约同级政治权力组织的那样一种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
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就是指那种实际具有着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治体制,它是相对于那种实际具有着资本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治体制而言。根据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二者之间,不仅在其国体上各自都有着阶级性质的本质区别,而且在其政治体制上,也各自都是有其基本政治制度主要特征上的根本不同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是以坚持实行共产党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和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为其主要特征的;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以坚持实行资产阶级政党多党竞争轮流执政制度,和坚持实行所谓以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或者实行所谓以国家立法权、行政权两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制度以及坚持实行民主制这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为其主要特征的。
基于上述分析,这里所说的民主政治体制,就是一种国家和社会管理政治权力系统内部能充分体现出以在使用权层次上的最高政治决策权和最高政治监督权两权分离,并相应交由该层级内部的两个不同权力组织分别掌握和行使,从而确保使其同级政治权力组织能够有效监督和制约同级政治权力组织的那样一种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
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就是指那种实际具有着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治体制,它是相对于那种实际具有着资本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治体制而言。根据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二者之间,不仅在其国体上各自都有着阶级性质的本质区别,而且在其政治体制上,也各自都是有其基本政治制度主要特征上的根本不同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是以坚持实行共产党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和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为其主要特征的;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以坚持实行资产阶级政党多党竞争轮流执政制度,和坚持实行所谓以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或者实行所谓以国家立法权、行政权两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制度以及坚持实行民主制这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为其主要特征的。
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这里所说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就应该是指在当代中国国家和社会管理系统中,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其各级最高权力机构,以各级党委(党支部)为其各级常设最高政治决策机构,但其党委(党支部)所行使的最高政治决策权力要受国家宪法和法律制约,并同时要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最高政治监督机构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所属人民监察委员会或国家监察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来代表人民对其实施宪法监督和民主监督的,那样一种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政治管理权力的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实现形式
通过前面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其核心和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党和法之间的关系;民主和集中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与构建国家政治权力分权制衡结构体制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的重大政治关系。这里所说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我们既要坚持实行党的全面领导,又要坚持实行由人民当家做主人二者之间的政治关系;这里所说党和法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我们既要坚持实行党的全面领导,又要坚持实行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者之间的政治关系;这里所说民主和集中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我们既要坚持实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权,又要坚持实行人民群众的民主管理权(包括民主选举权和民主监督权特别是人民的政治监督权和民主监督权)二者之间的政治关系;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与构建国家政治权力分权制衡结构体制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既要坚持实行党对国家的的一党统一领导制度,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各级最高政治权力机关制度,和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三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又要探索建立关于民主政治体制中,必须要构建起能够使其同级政治权力组织有效监督和制约同级政治权力组织的那样一种所谓以横向分权制约和分权制衡为其主要特征的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一般规律的原则要求二者之间的政治关系。
所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必须严格遵守和使其体制完全符合以下六个方面的政治原则的要求。
所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必须严格遵守和使其体制完全符合以下六个方面的政治原则的要求。
一是必须严格遵守和使其体制完全符合上述分析中所揭示出的关于民主政治体制,就是一种在国家和社会管理政治权力系统内部能够充分体现出以在使用权层次上的最高政治决策权和最高政治监督权两权分立,并相应交由该层级内部的两个不同政治权力组织来分别掌握和行使,从而确保使其同级政治权力组织能够有效监督和制约同级政治权力组织的那样一种所谓以横向分权制约和分权制衡为其主要特征的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的结构规律的一般原则要求。
二是必须要严格遵守并使其完全符合关于要坚持实行党对国家政权,包括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在内的全部国家和社会所有公共事务管理权的全面最高政治决策权和最高领导权,,从而确保使党对国家和社会内部的“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都是要领导一切的这个基本政治原则的要求。
三是必须要严格遵守并使其完全符合关于要坚持实行将人民大表大会作为各级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级常设最高政治监督机构人大常委会及其所属人民监察委员会或国家监察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来代表人民对各级国家政权,包括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在内的全部国家和社会所有公共事务管理权的全面最高政治监督权和最高民主监督权,从而确保使人民对国家和社会内部的“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都是要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来监督一切(当然也包括要对各级党委的政治决策权和政治领导权实施宪法监督和法律监督在内)的这个基本政治原则的要求。
四是必须要严格遵守并使其完全符合关于要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权力组织原则的基本政治制度的要求,必须确保使所要坚持实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权与所要坚持实现人民群众所应有的人民民主管理权,其中包括人民民主选举权和人民民主监督权,特别是人民民主的政治监督权二者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的政治原则的要求。
五是必须要严格遵守并使其完全符合关于我们所要坚持实行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和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原则的要求。
六是必须要严格遵守并使其完全符合关于我们既要继续坚持实行社会主义的上述那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又要探索构建能够与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在国家和社会管理政治权力系统内部能够充分体现出以各级最高政治决策权和最高政治监督权两权分立分权制约,从而确保使其同级政治权力组织能够有效监督和制约同级政治权力组织为其主要特征的,那样一种横向分权制约和分权制衡形式的政治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方式,二者之间必须实现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的政治原则的要求,从而确保使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身能够切实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对怎样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我们可以初步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思路和三种不同类型的具体实现形式,供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和专门从事党建理论及政治改革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讨。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对怎样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我们可以初步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思路和三种不同类型的具体实现形式,供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和专门从事党建理论及政治改革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讨。
一是在各级党组织系统内部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形式的建立上,从现行党的领导体制状况和便于实现党内体制形式的转轨变型和平稳过渡出发,可以设想探索建立起一种在上一级党委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领导下的使各级党委和各级纪检委双方并列、相互独立,具有完全平等地位,并由各级党委和各级纪检委分别作为各级党组织系统内部常设最高政治决策机关和常设最高政治监督机关的,以党内常设政治决策权和常设政治监督权两权并立分权制约与合作为其本质特征的现代代中国共产党组织系统内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形式及其党内政治权力结构方式。
二是在各级国家政权系统内部的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形式的建立上,从我们国家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状况和便于实现国家政权系统内部体制形式的转轨变型和平稳过渡出发,可以设想探索建立起一种在上一级党委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下的使各级党委和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所属人民监察委员会或国家监察委员会双方并列、相互独立、具有完全平等地位,并由各级党委和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所属人民监察委员会或国家监察委员会分别作为各级国家政权系统内部常设最高政治决策机关和常设最高政治监督机关的,以国家政权系统内部的常设最高政治决策权和常设最高政治监督权两权并立分权制约与合作为其本质特征的现代中国国家政权系统内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形式及其国家政治权力结构方式。
三是在我国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农村行政村一级基层单位内部的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形式的建立上,从我们国家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状况和便于实现我国公有制基层单位内部体制形式的转轨变型和平稳过渡出发,可以设想探索建立立起一种在上一级党委和同级人民(职工或村民)代表大会领导下的,使基层单位党委(农村党支部)和基层单位内部人民(村务)监督委员会分别作为常设最高政治决策机关和常设最高政治监督机关的以基层单位内部的常设最高政治决策权(决策权)和常设最高政治监督权(监督权)两权并立分权制约与合作为其本质特征的现代中国公有制基层单位内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形式及其基层单位政治权力结构方式。
以上三种思路和三种不同的具体体制形式,各具特色,分别适用于不同领域,通过它们三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从而构成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形式的一个科学的基本框架结构体系。
2018.2.3
作者姓名:霍宪森
工作单位:山东省委党校省直分校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附:主要参考资料
1.<我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体制建设路经选择的思考>,霍宪森,发表于2008年08月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凤凰网
2.《论建立中国特色的横向权力监督体制》,霍宪森, 发表于2003年12月4日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和国家监察部网。
3.《民主政治建设关键是在创新民主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上下功夫》,霍宪森,发表于2005年9月26日光明网光明观察。
4.《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方法要尽快从书斋走向现实一对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方法转型问题的思考》,霍宪森,发表于2005年1月光明观察。
5.《党委立宪与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霍宪森,发表于2005年2月光明网和爱思想网。
6.《论创立中国特色的两权分立的公共权力结构形式》,霍宪森,发表于光明网和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7.《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创新村级民主治理机制》,浙江武义县委县政府,村民自治网。
8.《当代中国政治监督体制研究》,莫吉武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9.《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高新民、农华西著,广西人民社2003年3月版。
9..《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叶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0.《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乐夫等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11.《论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一一在与时俱进中深化对民主集中制基本问题的认识》,霍宪森,发表于2004年9月10日中国政治学网政治学前沿栏目,同时半月谈网以题为《解析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含义》转发于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栏。
12.《“四三三三”结构是我国基层单位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霍宪森,发表于2003年4月1日中国人大新闻网和民政部村民自治信息网。
13.《“三二二二”结构是我国县级党组织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一一论县级党组织领导体制的改革》,霍宪森,发表于2004年11月21日中国农村研究网,并被中央党校2007年编入《2006年党政干部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报告》一书。
14《我对党政职能分开改革问题的思考》,霍宪森,发表于《经济管理文摘》2006年18期
15.《论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霍宪森,发于06年2月中国学术论坛。
16.《我的政治改革观》,霍宪森,发表于2005年2月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
16.《我的政治改革观》,霍宪森,发表于2005年2月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
17.《解析权力制约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霍宪森,价值中国网2018.1.28。
18.《论中国特色的民主授权和民主选举》,霍宪森,发表于2008年
中国法学网。
中国法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