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顾客”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经典名言。一般认为,德鲁克是经营管理大师,他的思想和智慧之于“店长”而言,似乎过于高端。

自1950年11月就任《商业界》董事总经理兼主干,到1972年将全部职务交棒给他的长子仓本初夫,23年间仓本长治带领日本零售业从混沌走向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彼得·德鲁克生于1909年11月19日,于2005年11月11日去世。
仓本长治与德鲁克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接触。但是,仓本长治先生于1966年2月第33回『商业研讨会』上提出的「商业十训」(又译:经商十则。或称《主干的遗训》),却与德鲁克思想完全不谋而合。希望各位店长或经理,一定要记住并认真彻底地实行。

第一训
盈亏与否 先虑善恶
考虑得失之前,先要考虑善恶
我认为,这是以店长为首,店铺内所有工作人员应该贯彻的工作原则。
这一点,与德鲁克所说的“经理从一开始就必须掌握的资源只有一种,不是才能,而是真诚”,与所强调的经理的首要素质是“真诚”相通的。
词典中“真诚”的含义,是“踏实、认真、真挚”,用英语讲就是“integrity”。德鲁克思想中,带有浓厚的这种“integrity”色彩。“真诚=integrity”是店长或经理特别需要牢记的一句话。
第二训
开发进取,效仿良贤
模仿“崇尚创意的好事”
第三训
益客生意,持之以恒
坚持每天做对顾客有利的生意
此外,还与德鲁克提出的“对顾客而言的价值创造”和“对顾客的贡献”的企业活动目标相通。
第四训
忠爱之心,获利之本
用爱与真实确保正当利益
第五训
经营亏损,社会之损
要明白即便是因为社会的原因而亏损,也是不对的
第六训
集知协力,共创大业。
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工作
此外,与德鲁克“朝着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互相交换智慧和信息,共同努力”的团队论也是相通的。
第七训
生意兴隆,社会幸福。
相信店铺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幸福
第八训
公平交易 责任公正
开展公平、公正的社会性活动
我把社会贡献的含义,分为以下两层:
一是在本职以内的社会贡献;另一层含义是志愿者活动。
店长参与到当地社区活动中,支援当地人们和当地庆典活动,就相当于后者。
“公平、公正”这一点,同时也是“真诚”。
第九训
合理经营 文化繁荣
为了文化,实施经营合理化
“把工作能力强的人集中起来。集中的原则,不再是生产性,而是抛弃过去的东西。不能抛弃过去,就无法创造未来。”--这就是德鲁克所认为的“经营合理化”。
但是,在《管理前沿》一书中,他还指出“只有极少数企业抛弃了昨天,同时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掌握了明天的必要资源”。
所谓的经营合理化,并不是指裁员,而是指抛弃昨天、抛弃“不再具有生产能力的过去的东西”。
那么,什么将被留下呢?
留下的是“具有生产能力的过去的东西”,那就是“文化”。能够连接到未来、属于过去的东西,就是“文化”。
因此,保留“文化”,与“经营的合理化”,不存在丝毫的矛盾。
丢掉不再能为未来创造贡献的过去的东西,就是“经营的合理化”。能为明天创造贡献而被留下来的就是“文化”。这也是仓本长治的观点。
第十训
商人要以,商业为荣
为正确生存(正当经营、正直做人)的商人而自豪
仓本长治的这句话,就好像是对“真诚”的总结。专门针对知识商人,强调德鲁克所说的“真诚”。
并且,这第十条商训,往前循环,与第一条的“考虑的是之前,先考虑善恶”又是相通的。
此外,仓本长治的这十条训诫中,第一条和第十条就是德鲁克所提倡的“真诚”,第二条是“创新”,第三条“营销”。
“从一开始就必须掌握的资源只有一种,不是才能,而是真诚。”
“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顾客。因此,企业拥有两种,也只有两种基本功能,即:营销和创新。”
德鲁克对自己的著作《管理实践》的作出这样的评价:
“只有巨资或锤子,或只有钳子的人,不可能成为木匠师傅。只有当所有工具都置办齐全时,才能拿起木匠的工具。这是我在《管理实践》中所说的东西。我对管理作了系统性的归纳”。
仓本长治的《商业十训》也完全相同。理所当然,每一条商训都应该遵守。只有全部遵守了这十条商训之后,才能可能诞生真正的“知识商人”。
德鲁克和仓本长治,两人着眼点的共通性、、共通项之多,令人无法不为之震撼。
我认为,这正好可以证明,他们两个人都接近了真理。衷心希望以店长为首的零售业、服务业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真理的实践者”,成为对企业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创造顾客的人”。
-摘编自《德鲁克教你做店长》
参考书目:
《德鲁克教你做店长》(日)结城义晴 著 赵净净 译
《经商十则》(日)仓本初夫 著 于淑华 译 彭宝泉 校
结城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