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波粒内涵
胡 良
深圳市宏源清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 518004
摘要:某人是单身,体现为波动性;某人结婚,体现波粒二象性过渡态(部分波动性及部分粒子性);某人与配偶拥有共同的子女,体现为粒子性。
关键词:经济学,婚姻,博弈,粒子性,波动性
作者:高工,硕士,总工。
1导言
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纠缠特点有:纠缠主体具有平等性;纠缠内容是权利义务;纠缠具有可处分性。民事纠缠主要有财产关系纠缠及人身关系纠缠。体现为经济学的波粒二象性。
2婚姻的波粒二象性
某人是单身,体现为波动性;某人结婚,体现波粒二象性过渡态(部分波动性及部分粒子性);某人与配偶拥有共同的子女,体现为粒子性。
3婚姻的波粒二象性案例之一
为了便于理解婚姻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举一个例子,如果某人因故去世,某人的财产如何继承。
如果他(或她)是单身,其财产全部由父母继承。体现为婚姻的粒子性。
如果他(或她)已婚,但没有子女;其婚前财产由父母继承;其婚后财产的一半由配偶继承;其婚后财产的另一半由配偶,父母共同继承(各占二分之一)。体现婚姻波粒二象性过渡态。
如果他(或她)已婚并有子女;则其所有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及其它资产)的一半由配偶继承;其所有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及其它资产)的另一半,由子女,父母共同继承。体现为婚姻的粒子性。
4婚姻的波粒二象性案例之二
如果他(或她)有小三,但没有共同的子女,则小三没有继承权;体现为婚姻的波动性。
如果他(或她)与小三,有共同的子女,则其子女与其他子女具有完全同等的继承权;体现为婚姻的粒子性。
5婚姻的波粒二象性案例之三
如果他(或她)有再婚的配偶,但没有共同的子女;其婚前的财产由其子女及父母继承;其婚后财产的一半由再婚配偶继承;其婚后财产的另一半由子女及父母共同继承。体现婚姻波粒二象性过渡态。
如果他(或她)有再婚的配偶,并有共同的子女;则其所有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及其它资产)的一半由再婚的配偶继承;其所有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及其它资产)的另一半,由所有的子女,父母共同继承。体现为婚姻的粒子性。
6婚姻的波粒二象性逻辑
婚姻的波粒二象性微观逻辑,
[(cosα +isinα) *(x* əx/ət)]* [(cosβ +jsinβ) *(y* əy/ət)]*
[(cosγ +ksinγ) *(z* əz/ət)] = Vp*C^(3)=h*C;
婚姻的波粒二象性宏观逻辑,
[(cosα +isinα) *(xn* əxn/ət)]* [(cosβ +jsinβ) *(yn* əyn/ət)]*
[(cosγ +ksinγ) *(zn* əzn/ət)]=N*Vp*C^(3)=Vn*Sn^(3)=hn*Sn 。
7离婚的波粒二象性
婚姻时期,具有共同财产,体现为粒子性;而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失去存在逻辑,转化为波动性。目前,离婚后的财产分割主要有二种方式,第一协商解决,第二是诉讼解决。
如果没有共同的子女,婚后财产各占一半。如果有共同的子女,所有财产配偶双方各占三分之一,所有的子女占另外的三分之一。子女有选择跟随父亲或母亲的权利(也可由法院裁决)。
8结论
婚姻波粒二象性的核心是双方是否有共同的子女。婚姻法的核心应该是保护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