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规律不会青睐任何国家——关于刘鹤访美问题的背后


 

一、美国的问题不那么简单

 

……应美国政府邀请,刘鹤赴美访问。美国就财政赤字、债务及贸易逆差等问题,邀请中国协商或参与解决,据报道,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及商务部显得甚为急迫,期待早日获得解决。

按中国所秉持的传统人文思维,如存在合理性存在提供一定援手的可能。不过,科技迅捷推动与颠覆效应,处于新经济跨越性进阶阶段,美元作为全球债务、美元资产及信用的最终尝付人,问题解决终归不那么简单,美更需要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从2014年‘量化从紧’、‘制造业回流’,到“加息’、“缩表”,再到贸易保护主义极端化,从本质上看,美国的压力并无根本性缓释。及至退出诸多联合国及世界性专门组织及区域推进组织及协议,却愈多的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进而加剧了其被动与分离。美国面临的问题并非 表面那么简单。

 

二、问题的根源分析:规律之“彼之道,还彼身”

 

信息流动话题早于人工智能,早在wtotisa谈判专题,首于美提出未来经济担忧时,已显于wto安排或失于掌控。未来经济秩序规则及所决定之格局当非历史人力所安排,。。

大趋势下,美改变区块链核心规则很难。无论谁先推进,终要回答美元债务与信用派生问题;美国美联储及财政就货币创造机制与信用倍增债务及储备资产与产业资产平衡,终会以均衡形式被要求做出回应;于全球美元派生、储备与信用创造的资产中,正常的货币资本与商业信用,其安全源于全球可流通货币,具一定流动性资本(包括权证)、可折现或承兑的信用资本等所对应于美联储的储备资产;同时亦对应于全球生产或存量中的资产可彼此做出均衡反应与承兑能力。简单说,无论是其所发行的货币代表的流通中的货币,或流通中货币以一定对价均衡反应的生产或存量中的资本,美国都是最终承付人。如果不能做到均衡对价,信用体系将无法对国别货币完成转换分布式信用能力定价,美元会面临危机或经历抛售潮,或在了未来的经济中被弃用或被踢出信用体系。事实上,美元创造机制本源与机制即是不均衡的。

   在区块链分布式信用货币替代中央集权货币初期,正常来说,需要经历持有人货币资产的定价转化为信用支付能力,以替代并消化国别货币。因此,目前来看,(似乎美国亦注意道)美元似乎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如非修改核心规则,那必将收缩自由贸易体系,或更多借助wto规则增加自由贸易障碍,或采取规则业态的双轨制来牵制自由贸易与信用规则。美处于冰火两重之地。

 该问题从形成到可能后果,源于美国自身。远不止求助于中国参与的简单问题,或归咎于中国大量顺差的问题使然。性质上看,美国一直所秉持的错误的全球战略,需深刻反思。

 究其历史根源,美国全球战略宗旨源于欧洲作为基督教支派的加尔文主义的反叛者所携带的对欧洲原教旨主义宗教教义的改变,所持有的全球战略。其与欧洲历史上所秉持的‘基督、天主、东正教”等等的原教旨思维,在所奉行的社会生存与发展准则上,历史上一直存在巨大差异。

“早在大卫 李嘉图时期,西方资本持有者与社会原教旨主义者就从《圣经》伦理角度发生过一次论战。论战在大卫 李嘉图与西斯蒙第之间展开。主要问题涉及行为准则,即:从当时人们所秉持的《新约》或《旧约》的人性本源的价值观角度看待行为守则。。。。”西斯蒙第将行为准则与政治经济行为相分离,政治经济行为在欧洲的原教旨主义的准则中是否是影响社会行为关系的核心内容呢?

这个差异提示美国需要在反思中评价哪些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决策。欧洲文化在正本清源中与世界各国的主流文化中存在诸多的共性与共同点。中-欧于历史文化本质上是一致的,并无根本差异。就欧洲社会的文化行为与文化信仰本源上,其所遵循的宗教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中,中西文化准则很多的共同之处。

世界各民族所信奉的文化信仰、主流宗教与所遵循的历史哲学思想,源于人类前贤基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中的经验,是人类生存、发展与合作中经验教训的精髓。它不是以政治行为具有摆脱于人类行为伦理的理由所能够做到“独善其身”的问题。事实上,任何与事物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面对同样的问题反馈。

中国佛家讲究‘因果’:背离规律,所造之因,必有自然与社会发展法则,在规律中做出平衡举措。诚如美国当前面临的问题。美更需要自我修正与反思,历史发展规律不会为任何人独辟蹊径。

 中国毋须充满担忧,更需要自信。背离规律的后果,非中国去承受。而是背离规律者思考能否承受?!

 当然更毋须美欧大国一点表现,学者及社会即担忧轰然,挥手间对社会“不良”情绪充满担忧,自我指责,彼此指责,或指责某些媒体报道的立场不对。问题在于:事实上,并非中国媒体等一直在挑战美国霸权,而是自南海,台海,半岛,藏独,台独,到印日,南海冲突,周边局势;到tpp,tpip,中东问题,巴勒斯坦问题,巴以冲突,库尔德人问题,叙利亚问题,约旦河划界,海合会,美国支持背景下逊尼\什叶政府及其支持的武装冲突、伊斯兰族群争端,石油杠杆,封锁霍尔木玆海峡,乌克兰问题,北约波黑,波兰扩军,前苏东问题,……,以及单边制裁,世界性区域性局部性争端,等等,。。。。,美国推行的全球战略在为各国媒体与社会提供的讯息,每日面对这些。

何种情况下,中国“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需要自信。中国提出的是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主张与方案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历史上,任何关系大国间切身利益的合作,皆源于存在制衡条件才具有合作与推行的基础与可能。同时,合作亦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战略制衡,任何突发性出离性国际事务都可能会出现,需要摆脱于郁郁于简单自责,或依赖于单替换外交辞令而忽视事物本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行惠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举措,在解决中更应该触及事物根源与本质,建立并考量互惠与制衡条件。 

 

三、如何做中国“道”的启蒙?

 

中国哲学讲究“道”,即,遵循宇宙运行的规律;而佛家谈事物讲究的是“因”与“果”。因果是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客观效果的诠释。无论是中国“易学”的“道”,还是中国本土的“道家”之“道”,抑或是历史百家哲学中的“道”, 都是从力求在探究符合天地宇宙运行中的“大律”基础上,设计社会结构与秩序及发展方式,并指导人类社会行为与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社会进步,此即我们所谈的真正的社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