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西向海经济发展之路建设研讨会论文
摘要:2017年4月,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关于“打造好向海经济”等指示,是对广西“三大定位”的进一步细化。广西首先要在东盟大通道上突破,这是广西作为“主攻手”的重中之重;由于要起到战略支点作用,广西更要发挥“二传手”的作用,将西南中南与东盟连接在一起,“两手”合力就形成了“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门户。港口、港区、航线均是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重点,需要通过“两手”打造,率先突破。
主题词:广西 主攻手二传手 向海经济 打造重点
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广西3月公布了《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5月公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及海域有明确的发展意见。“该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是构建西南地区面向东盟的国际出海主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明确规划广西要“积极开发多层次的海洋旅游精品,发展邮轮和游艇产业,构建中国—东盟海洋旅游合作圈。”要“推进国内航运港口建设。整合国内沿海港口资源,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推进区域港口群建设,拓展开发国际航线和出海通道,对接全球互联互通大格局。”由于广西向海经济在全国和自己的“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本文重点分析如何通过“两手”抓好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
一、从全国的角度,“两手”抓广西的向海经济发展
广西发展向海经济,一定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和相关机遇。在全国“一带一路”的格局下,不再是八仙过海,各自为战,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动性,积极按照国家给予广西的“三大定位”,从全国的高度来发展向海经济。
广西整体实力不强。2016年,广西海洋经济产值为1233亿元,增速9.12%,低于《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3%目标要求;分别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5%和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而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达9.5%;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6.2%、35.1%、48.7%,全国海洋经济结构则为5.1%、40.4%和54.5%。因此,要发展向海经济,就要像打排球那样,扮演好主攻手和二传手的“两手”角色。
“三大定位”中,东盟大通道是首要,也是广西以主攻手的角色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一环。做得越好,其战略支点的作用会越大。广西要多担任二传手的角色,把西南中南的优势与自己的优势尽量联合在一起,形成1+1大于2的局面。主攻手和二传手的效应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第三个定位——带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二、尽快打造西南中南东盟港口区
习近平主席明确对广西提出了“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要求。在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北海(含防城港)是最弱的,现在加上钦州港,也是排在尾部。广西如何来加快北部湾港口的建设?广西对东盟的贸易额一半以上在越南,主要又是陆路贸易(边境贸易)。要确保港口的货运量,最佳的办法还是“两手”一起抓。除了当好主攻手积极建设外,更多的是要联合西南中南省份和东盟国家一起来打造。
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过了黄金十年后,西南和中南省份与东盟的贸易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表1)。从表1可以看到,这些省份与东盟的贸易额基本排在贸易伙伴的前列。在这些省份中,除了云南有相当一部分贸易额要走陆路外,其他省份对东盟的贸易额大部分要通过海上进行。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这六省份对东盟的贸易额总合达到3805亿人民币,除去陆路进行的外,起码还有近2000亿人民币的贸易额需要通过海上进行。这个量比广西自己的来说,一下几乎增加了十倍。这就为广西与其共同建设向海经济奠定了物流货运基础。
表1 2016年我国部分中西部省份与东盟贸易额
单位:亿元人民币
|
广西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湖南 |
贸易 总额 |
3170.4 |
3263 |
4140.4 |
1323.2 |
377.2 |
1782.2 |
东盟 份额 |
1835.4 |
282 |
685 |
780.9 |
29 |
192.9 |
排名 |
第一 |
第四 |
第三 |
第一 |
第三 |
第四 |
东盟贸易合计 |
3805 (6省份与东盟的贸易额,约577亿美元) |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份和海关数据整理,重庆东盟数据为估算
与西南中南省份共建向海经济的关键之举是广西要积极申请建设“西南中南东盟港口合作区”,条件成熟后再上升到“西南中南东盟自由贸易港区”。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中专门有鼓励实施“飞地政策”,让西南中南各省份在该区设立各自的飞地港口经济区。云南在北海已经设立了相关的园区,2014年贵州也向广西表达了这方面的合作愿望。广西可以尽快做好这方面的规划,同时与这些省份一起商讨共建向海经济的大事。有了这样合作后,西南中南省份的货源才会少去其他的沿海港口,而多利用自己在广西的飞地港口进出。
这里重点要建议的是,要努力与老挝商谈在广西设立“老挝过境港口合作区”。借鉴老挝与蒙古已经开展了互换土地合作的经验,建议广西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老挝商量互换土地,在广西专门为老挝设立一块飞地“老挝过境经济合作区”。这不仅仅是为了弥补老挝是内陆国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在这块飞地里利用东盟(老挝)原产地证拓展国际市场大有文章可做。老挝在东盟国家中是唯一没有海港的国家,该国现在正在从内锁国向内联国的目标发展,该项目符合老挝的需要,尤其是在中老铁路完工后将更加有利于该区的运作。如果该项目合作成功,这将是广西向海经济建设的最亮点之一,其作用比现在国内建设的那些自贸区更大。
三、建立海上经济走廊,与东盟和香港地区共建远洋班轮航线
(一)海上航线和海上经济走廊
海上航线与海上经济走廊是不同的,后者是前者的升级版。广西在加快建设北部湾港口的同时,就要开拓更多的海上航线。现在,近海航线,尤其是与东盟各国的航线,广西已经有了突破。还需要开辟更多的到东盟和大洋洲的航线。这类航线就是海上运输线,属于交通走廊范围。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要达到2万亿美元。从2015年的双边贸易额来看,现在仅靠货物贸易发展很难达到该目标。要达到2万亿美元的目标,还要靠双边的投资带动,尤其是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也就是“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例如,中马双园的发展导致中国钦州与马来西亚关丹之间开辟了航线。这种后面有投资(工业园区)带动形成的海上航线就升级到了海上经济走廊。因此,广西要多与国内其他省份合作,在东盟国家开办更多的工业园区,形成多条海上经济走廊。
(二)与东盟和香港地区共建远洋班轮航线
针对广西海港没有远洋班轮的短腿,广西在与西南和中南合作后的同时,可以考虑与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共建远洋航线的事宜。只要有货源保证,利用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远洋航线就成为可能。广西一下要成为一个远洋定期班轮的始发港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让现有远洋班轮靠港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香港去欧洲的班轮,现在受大陆航班的竞争,也需要有新合作伙伴的货源。让香港去欧洲的班轮在广西北部湾港口靠港,就可以解决广西没有去欧洲班轮的问题;同样,广西与新加坡去美国的班轮合作,让其在广西北部湾港口靠港,就可以解决广西没有去美洲的班轮问题。另外,广西还要尽可能利用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优势多发展近洋航线,先解决与东盟国家航线互通和港口合作的问题。
(三)构建中国—东盟海洋旅游合作圈
在构建中国—东盟海洋旅游合作圈中,邮轮经济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广西除北海港外,现在防城港也要发展邮轮码头。2017年,防城港邮轮业务已经启动。但是,很快发生了客源不足导致邮轮航期取消的事件。邮轮客源不足主要是邮轮航线设计的问题,没有什么特色,吸引力较低,性价比不高。
鉴于美国海上大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到芬兰的赫尔辛基邮轮的方式,这里建议广西要多设计一些有特色,性价比较高的邮轮航线。同时,开辟到东盟各国的邮轮投资合作航线,即在航行中培训东盟各国投资知识,到港后开展投资合作业务。另外,在暑假和寒假期间,针对学生开设海上学校邮轮航线,在航行中有知识培训,到港后参观游览,还可以与当地学生交流。进一步可以学习斯德哥尔摩到赫尔辛基的邮轮模式,用这类上面载客、下面载车的邮轮船型,开通到东盟主要国家港口的邮轮航线。不仅有利于自驾车旅游线路开展,也有利于货运的发展。这样,对中国—东盟海洋旅游合作圈和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均有利。
四、海陆结合,相互促进
广西带路衔接门户的作用就是要将我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结合起来,让广西成为连接这“一带一路”的枢纽。这就需要海陆结合,相互促进。
(一)东盟与欧盟的合作加强,为广西向海经济提供更多机遇
2017年3月,第十五届东盟经济部长与欧盟贸易磋商会在马尼拉举行,2017年是东盟-欧盟建交40周年。2016年,东盟-欧盟双向贸易额为2080亿欧元,欧盟从东盟进口自2009年以来翻了一番;欧盟-东盟服务贸易2015年为796亿欧元,是十年前的三倍;欧盟是东盟最大直接投资来源地,2015年为233亿欧元,同比增长57%。欧盟期望通过打造欧盟-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继续深化两个地区间的经济关系。此前欧盟已与越南和新加坡就相关协定达成了一致,目前正与印尼、菲律宾等其他成员进行谈判,欧盟-东盟区域自贸协定将是双方终极目标。随着东盟与欧盟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多,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的平台就会越来越大,机遇会越来越多。目前,要利用好越南与欧盟签订自贸区协议以及越南—俄白哈关税联盟自贸区带来的机遇,多发展与越南的向海经济合作。
(二)在与西南的合作中,优先与重庆开展合作
现在,重庆的“渝桂新”铁海联运班列和重庆至东盟公路班车已经开通,广西已经成为“一带一路”衔接的门户。因此,广西首先要加大与重庆的合作。
“渝桂新”北起重庆,经黔渝、黔桂、湘桂等铁路运送货物到广西的北部湾,再通过海运到达新加坡及其他东盟国家、中东和北非,较现有的长江船运+海运模式,缩短了20天以上的运输时间,并同时减少中转环节、简化出口手续,加速商品周转,提高市场响应能力,成为西南地区高效便捷的运输新通道,对促进沿线地区、有关国家地区商品贸易具有重要作用。
重庆至东盟公路班车已经正式首发,这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又增添了一条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重庆东盟公路班车从重庆经广西凭祥直达越南河内,全长
广西要与东盟有关国家尽快成立跨境联合运输公司。为了加快边境便利化程度,实现一站式检验过关,加快物流效应,可以考虑现在中越老泰四国(还可包括柬埔寨)建立跨境联合运输股份公司。该公司可以采取像火车换车头不换车厢的方式,集装箱车厢悬挂四国的车牌,车头分别由总公司安排在各国的分公司挂当地国家的车牌,用当地的司机。这样,从泰国运往中国的货柜车,到了泰老边境口岸通关后,该公司老挝车牌的车头换下泰国车头后拉往老越边境口岸,再换上该公司的越南车牌车头拉往中国,到越中边境又换上中国车牌车头。由于货物不用换车节省了装卸费和时间,司机和车辆不用办理国际通行手续,减少了最麻烦的手续,因此可以提高跨进运输的效率,并降低成本。这样,就可以与开通的重庆至东盟公路班车对接,推进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
(三)尽力做好连接欧盟与东盟的合作业务
从下面的情况来看,广西的这项业务才刚刚开始。
(四)内河运输也是广西向海经济的组成部分
贵港等西江港口同样是广西向海经济的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拓展内河上连云贵,下连港澳的业务,发挥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有条件的情况下,探讨平陆运河的开发,让广西的江海更好地连接起来,扩大广西的战略支点作用。
五、虚实结合,做好广西向海经济+互联网的业务
(一)打造广西向海经济的信息港、跨境电商等业务。例如,要与东盟国家开办一个具体的向海合作项目,需要详细的资料,一般信息网站就满足不了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建议中国与东盟国家一起建立以个中国东盟自贸区信息股份公司,将中国信息港与东盟各国的信息港联合起来,共同服务双边深入的经贸合作。这样的公司可以发展成为上市公司。
(二)为了做好向海经济,打造“南宁渠道”以及“南宁渠道”智库很有必要。要整合现有的智库和论坛,形成“中国自贸区智库论坛”和“一带一路智库论坛”,为中国的“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合作以及广西的向海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做好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
(四)提供具有多个平台组成的服务中国东盟合作(含跨境合作)的综合平台,为向海经济服务
1.东盟语种翻译平台。广西具有东盟国家语言翻译人才的优势。
2.学习培训平台。为其他各省份和东盟国家提供与东盟合作的各种相关培训。
3.咨询服务平台。该平台由多个方面咨询东盟情况的机构组成,如法律、税务、通关等。
总之,通过“两手”抓住广西向海经济建设的重点,就可以为广西向海经济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20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