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1978年9月上旬,正置改革开放前夜,鄙人采写了一篇通讯,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安康日报》抢先发表,后被评为好新闻。前几日有朋友拿此篇同目下的一些新闻作品做比较,感慨良多,建议将此篇重新发表,本人遵令,重登如下:
实事求是 百事能成
——汉阴县天池公社党委转变作风二三事
在揭批“四人帮”第三战役中,汉阴县天池公社党委认真转变作风,以实际行动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影响,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这里记叙的是他们转变作风的二三事。
报喜又报忧
七月中旬,在汉阳区委召开的夺取秋粮丰收的检查评比会议上,县、区检查组同志和其他公社的同志提议:天池公社秋熟作物播种超计划,增产措施落得实,庄稼长势好,应该评为先进公社,上报县上表扬。参加会议的天池公社党委的两位同志汇报说,今年的红苕高产作物人均比历年多,旱包谷面积也超了计划,顺大路看秋作物长势也不错。但是,有些后山队荒草严重,还不能说秋季大丰收就有了把握。这一点,是个薄弱环节,比不上有些兄弟社,不能评上先进。在这两位同志的一再坚持下,会议只得把天池公社排在二类公社。
会后,有人对天池公社党委的负责同志开玩笑说,到手的红旗叫人家扛跑了。这位党委负责同志严肃说:我们不能搞“四人帮“那一套,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党委负责人回到公社马上召开了队干部紧急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秋田管理。
不搞“一刀切”
按照县委和区委部署,七月底集中劳力转战,抢修汉双公路。天池公社党委布置这一任务时,原来要求全社劳力七月二十八一律上路,但各队在执行中行不通,提出了不少意见。
公社党委的同志没有急于批评下边,而是走出门调查。在调查中了解到,河边的低山队这时锄草、追肥等秋田管理的主要农活已经上岸,可以腾出手来全力以赴修公路;中山队正在抢锄红苕和晚包谷草,要过两三天才能上路;高山队不仅一部分秋田管理要扫尾,还有少量洋芋未挖回,六七天以后才能腾出劳力修路。公社党委从调查中认识到,“一刀切”万万搞不得;搞了“一刀切”,看起来整齐划一,修路声势大,实际上会使中、高山队的农业生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侵犯群众的利益,失去民心。于是,党委同各大队党支部商量,区别不同情况,逐队重新定了上路日期、施工措施。从群众中来的这个修路方案,符合实际,受到各队赞扬。河边浅山的毛坪等大队全部劳力提前上路,苦干几天就拿下了路基工程,八月初五即转入了积肥、种晚秋的新战斗。中山和高山队先后于七月底、八月初陆续上路,不但没影响秋田管理,全社还按原计划提前四、五天下了路。
说服不压服
修汉双公路经过天池公社的地段有五、六户社员需要搬迁或临时搬一搬。有的舍不得他的好庄基地、好自留地,不愿搬迁;有的担心放石炮,打烂了房屋无人管,不肯临时搬动。针对这些社员的思想,有的提出,他不搬就给他点颜色看看,以破坏公路建设论处,拉出来批判斗争,再不搬就掀他房子,甩他家俱。
这些议论,引起了公社党委领导同志的深思。他们想,“四人帮”视人民为草芥,动辄扣帽子、打棍子,乱批乱斗,乱抄乱抓,至今这些余毒还侵蚀着一些同志的头脑,我们党委要带头肃清,要按照毛主席的一贯教导去做,只能说服而不能压服,不能搞强迫命令。党委领导同志同施工单位一块挨门挨户做这几户人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确修公路的意义,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又会同大队、生产队干部一起,对搬迁户的新住房、调换自留地等具体问题逐个作了妥善安置,使他们无后顾之忧。这样以来。搬迁户不仅打通了思想,腾出了住房,还主动给施工单位一些方便,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