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金顶寺


 悠长假期,四处游荡(33):

鸡足山:金顶寺

2018-2-3

一早起来,大家都往厨房抢东西吃。现在还早,外边的铺子估计还没开门。我仗着与厨房师傅已经混熟,直接到厨房找他给我下两碗米线,又自作主张煮了两个鸡蛋。后来两个鸡蛋中的一个被我贡在在山顶金顶寺,另一个给雨燕吃了。

上山的线路大概是这样的:进山门,验票——自驾到石钟寺停车——步行到观光车站——乘观光车到索道下站——乘索道到上站——步行到金顶寺。鸡足山的植被非常好,沿路都是原始森林,几人才能合围的古树随处可见。自驾到石钟寺这一段,虽然有雾,但视线还可以,我感觉到山顶一定会天晴。在石钟寺停车场前面,看到有几只猴子从树上跳到路边捡东西吃,有位着蓝色制服的中年男子在维持秩序,一方面是保护游客,另一方面则是保护猴子。后来下山的时候这位兄弟帮了我的大忙。

石钟寺一代,是鸡足山寺庙最集中,香火最旺的地方。鸡足山的三大寺中,祝圣寺、石钟寺都在这里。我们的计划是先上山,回来再去这两大寺庙。从石钟寺停车场到观光车站,得走七八百米的山路,路边有很多卖土特产的摊子;做这种小生意的,都是当地人。无外乎是花生、核桃、瓜子、松子、水果,饮料等等。有不少摊子上在卖一种牌子上写着“痛风草”的野草。我现在已经不相信这些东西了。

乘坐观光车上山,雾气越来越重,能见度只有二十来米的样子。我对山顶上能否放晴开始怀疑。路边到处是枯藤和老树,在浓雾中有朦朦胧胧的感觉。路边每隔几十米,会有一个白色的塑料桶。我猜测那里面装的是水,消防用的。这里的人们喜欢抽烟,真的是防不胜防。随处放个消防用的塑料桶,有备无患。

索道站就在紫云寺边上,附近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主要是卖各种小吃的,有米线,粑粑,凉粉,饵块,等等。很多摊子上都有烤得金黄的土豆饼,看着实在诱人。雨燕担心我被打动,叮嘱我要讲卫生。

进入缆车的时候,还是浓雾弥漫;对面驶来的缆车,都是从浓雾之中冲出来的。过了几分钟,雾气逐渐稀薄,看得见了脚下的树梢了。再过一会,有人尖叫——“雪!”右侧的山脊上,铺着白白一层雪,太阳照在上面,金光闪耀。山脊一侧的树上,是晶莹的冰挂。天晴了!还有雪,还有冰挂!太棒了!

下缆车,步行到金顶寺,还有三四百米的样子。路边尽是松树,松树上尽是冰挂。这种叫做雾凇的现象,我有好多年没见过了。太阳出来了,开始化雪,路面积着冰,又积着雪,不是很好走。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风景。左手一条岔道,安安静静的,没有行人。小道完全被树木罩住,而树枝和树叶上,挂满这晶莹的冰挂。走在小道上,就像进入水晶的世界。那种朦胧灰暗,那种水晶般透过来的阳光,真的让人心醉神迷。

金顶寺就在前面的山顶上。有过山云吹过,宝塔时隐时现,让人期待,又充满神秘。山顶的平台上,有金顶寺,楞严塔,还有金殿。正在化雪,地上到处积水。寺前聚集着烧香的人群,寺里面轮番有人在磕头,更多的人在转佛。白色的楞严塔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显得庄严而伟岸。楞严塔下金殿反射的阳光,让人流出了眼泪。

广场西侧的护栏之下,是一道陡直的悬崖。靠近护栏的山石上,伸长出一株虬劲的崖柏,树枝上还挂着冰挂;脚下数百米,是翻腾着的云海。那云像浪潮一般,一波一波地翻滚着,遇到山体,会像骏马一样跃起,飞驰而过。这片浓浓的云海四周,远望是蛟龙一样的山体。云雾在翻腾,远处的山体时隐时现。

听说在鸡足山顶,可以欣赏四方的美景,北方的玉龙雪山,西方的洱海,东方的日出,南方的彩云。我努力地想象着,这一切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