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到生活,创新从X.0做起!


/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官 詹长霖

 再酷炫的技术解决方案,如果不能转化为卓越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溢价,所谓智能制造就是纸上谈兵。

--------《工业X.0》(埃森哲高级董事总经理埃里克·谢弗尔的一本新书)

和耳熟能详的工业4.0不同,工业X.0更多提到了产品的终结,以服务方案替代产品。而且前,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于工业X.0还提出了生活X.0,为什么两者有共

 

我们可以发现,工业X.0到最后,满足的还是用户生活,所以从结果来说,就是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实现他个性化的美好生活。为了实现每一个用户个性化的美好生活,倒逼你的工业去满足它。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为全新的物联网时代提出的一个商业概念。所谓生活,必然是人之生活。所以,物联网时代是以人为主体的。而“X”的不确定,意味着“美好生活”的不确定性。“生活X.0”希望企业能以互动响应的极致柔性,个性化地为用户创造价值。

 

如何解决客户的即时需求?

面对客户的即时需求,随后创造即时价值。难在什么地方?用户的需求是即时的,而不是拿回来分析出来的,这“即时”怎么解决?解决不了即时的问题,产品时代是终结不了的。

 

未来的难点在于如何预测消费者的需求。一些做零售的服装店,已经能够做到,用户走进店面时就自动对他进行扫描,掌握身高、体重这些主要指标,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衣服,并预测他可能会买什么样的衣服,这样,销售员可以向用户推荐适合他的衣服。

 

但是想想看一家做定制服装的企业做得不错,在中国做好了,空运到纽约。但它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即便它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衣服,但问题是,用户为什么要你来做呢?所以这里面,情感交互更重要。如果没有情感交互,并不会全世界都来找你定制。所以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至少在目前,手段成分多一些。那情感交互怎么来?来自终端用户的市场数字反馈回路,这个回路怎么建立呢?必须有社群经济互联网络

 

也许很多人会提出,实际上要反馈回不是难事,用户本身的反馈是一个回路;另外通过产品也有很多回路,不管是洗衣机,还是一辆车、一件衣服,都可以收集很多信息,可以给你很多反馈。来自生态系统的反馈也是一个回路。所以会有多个触点,但挑战在于,面对这么多的数据如何利用它,找到哪些是最重要的,更好地整合。

 

牛津大学的左哈尔教授提出量子管理学,他就说过东方文化是系统论,西方文化是原子论,会把很多东西切割到最小的单位。西方企业的科层制限制了它们的转型,导致它们跟客户的触点很少,整个员工队伍中,跟客户直接对话的比例非常低。这样的企业就无法适应新形势。而中国的企业似乎整个企业都跟客户融为一体。中国的企业会把整个回路从起点到终点连起来,不断优化,不断循环;西方文化往往是切开,一段一段的,很难能够连起来,也很难和终端用户连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所以从这一点看,建立社群经济互联网络,我们还是很具有优势的。

 

工业X.0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生活X.0意味着,每一个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每一个人的即时价值要能够得到满足。但此刻的即时价值与下一刻的即时价值又不一样。所以,企业应该强调要拥有终身用户,为了用户需求的即时变化、持续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