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马【作者微信:xiaodaoma】
众所周知,HTC把自己的主流手机研发团队剥离给谷歌之后,重点布局的就是VR市场了。一度时间市场也认为HTC会“豪赌”VR市场,HTC也确实在这个市场获得了一定的份额和发展机会。也仅仅是落后于索尼,而索尼的重点是因为自身的游戏系统过于强悍,HTC也是领先于Oculus的。不过,近日我们看到有消息称,HTC Vive的人气开始下滑,首次被Oculus超过。
为何连Oculus也拼不过了?
一度时间,喜欢VR的朋友都知道HTC的Vive还是比较不错的,尤其是对于高端也会而言,能够拥有一部Vive也是一种“玩家”的典范了。但是随着技术的沿革,VR迅速被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掠夺市场,市场也开始不断分化。据外媒报道,在最新的Steam 1月硬件统计中,Oculus设备的使用量首次超越了Vive。这对HTC而言,不能不说是一次打击了。要知道,HTC对于自己的Vive还是非常在意的,也被市场看作是HTC东山再起的重要依仗所在,如今却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市场强势地位。
当然,仅仅一个数字尚不能代表Oculus的销量超越了Vive,但是至少可以证明Oculus经过降价等一系列举措,越来越受到游戏用户的欢迎。其产品的出货量增加也说明在游戏市场而言,价格也还是非常具有诱惑性的一种采买指向标的。据悉,目前,HTC在规划Vive Pro,具备无线功能和更高的双眼分辨率,不过,价格可能会更高。
价格是HTC Vive的软肋?
HTC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自己的Vive产品,其中一个主要竞争优势在于通过Valve的SteamVR标准与Steam兼容。但如今,游戏平台Steam的调查数据显示,在Steam上Oculus Rift的用户数量首次超过HTC Vive。据调查,目前Steam上的Rift数量在所有VR头显用户中的占比约为47%,比Vive的约45略稍胜一筹。去年年底微软推出的Windows混合现实计划的用户占平台上VR用户总数的5%。
Oculus之所以能够超越HTC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在价格方面。去年夏天,Oculus Rift在Steam上线后,Oculus公司将Rift触摸控制器套装价格降到399美元,为了应对竞争,很快,HTC将 Vive的价格从799美元调低200美元到599美元。但显然还是高于Oculus的价格。
由于价格的刺激,Steam上Rift的VR用户比例从35.7%迅速升至9月的46.9%。同时在7月,Oculus Home还发布了更新,使Rift用户饶过SteamVR接口,直接通过Oculus平台连接SteamVR平台。而且,相对而言,Rift更容易设置,并通过Steam平台使用,而HTC Vive不完全支持Oculus平台。如果Vive用户想访问所有Oculus独家游戏和App,必须使用第三方的解决方案。
“甩手”谷歌之后,HTC表示要全力支持VR发展
去年9月,谷歌以11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HTC手机(ODM)业务。谷歌把原先参与打造Google Pixel手机的HTC成员纳入到自己麾下。当然,HTC还保留了部分手机业务,对于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业务并没有完全割裂出去,显然HTC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当时,HTC就表示,将持续构建虚拟现实生态系统,发展Vive版图,并积极投入物联网、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各项领域的创新。当时HTC董事长兼CEO王雪红就表示,HTC在智能手机和 Vive虚拟现实领域可持续创新。
众所周知,HTC在VR市场,一直扮演着行业引领者的角色,HTC Vive与Oculus Rift和索尼PlayStation VR被市场认为是全球的“三大头显”。从2015年3月正式和游戏公司Valve合作推出头戴式VR设备Vive、宣布杀入VR领域之后,HTC就一直希望借助这一当时的新技术来帮助公司扭转逐渐下滑的颓势。
5G能不能“救”HTC Vive一把?
HTC曾经表示,“真正需要5G的是 VR”。“没有5G的话,VR的移动化会很困难。现在VR更多还是跟电脑结合,但长期来看,VR会像大家戴的眼镜一样,带到外面,这就需要有非常快,低延时的网络,这是5G未来能带给大家的。”
众所周知,VR行业从2014年发展至今,一直没有真正打开垂直行业客户市场,市场对VR应用也是不温不火。为了能够迎合市场,据悉,HTC也希望通过自己的Viveport平台来帮助用户体验更多的应用,据悉2017年在该平台上已经聚集了超过1000款应用。今年,该数字将会增加50%,更多适配Vive Focus或者Vive Pro两种设备的内容也会出现在Viveport上。众所周知,内容一直是VR产业最为缺乏的,这也让优质的VR内容变得抢手。
HTC高层也表示,“想要让VR设备变得像手机一样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随着5G时代的即将到来,对于VR来说或许也是一次机会。或许,有了5G技术,VR公司就可以为用户提供低延时、高清晰度的内容,这将会极大地扩充行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