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留28万存款,一分不给儿子,知道真相后儿媳泪崩...


文 | 武琨

邻居张奶奶年过80,唯一的儿子常年定居海外,很少回国探亲,张奶奶已经有四五个年头没有见到儿子了。

新年后的一天傍晚,张奶奶在买菜路上被一辆面包车剐蹭了一下,摔倒在路边。张奶奶在六院住了一个星期,可还是没能等到开春。

弥留之际,张奶奶嘴里念叨着儿子的名字去世了。

儿子、儿媳一家人是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天回国,看着母亲冰冷的遗体,放声痛哭。

“妈,儿子不孝,没能见你最后一面。”

儿孙们哭倒一片,本就不经常见面的奶奶,就这样永远的走了。旁边的人无不动容,老太太走得孤独,即使最后一天也没有儿孙在身边送最后一程。

儿子将母亲的遗体带回老家,全家人守灵七天七夜。

在清理母亲遗物的时候,儿媳发现了一张存折,里面有28万的存款,附带着一张字条:儿子,不要动这个钱,这个钱给王福生。

儿媳把存折和字条递给张奶奶的儿子,儿子看完后,决定遵照母亲的意愿,将这份存折交给一个叫做“王福生”的人。

可是打听来打听去,谁也不知道这个“王福生”是谁。

在医院里,护士回忆起张奶奶受伤来六院的场景。

“王福生给张奶奶交的住院费和治疗费,在这里一直照顾张奶奶,这里有他的电话号码。”

护士拿出费用单据,将王福生的联系方式抄到纸上,递给张奶奶的儿子。

儿子马上拨打王福生的手机号,可是刚一接通,对方就挂掉了,只留下儿子的一脸无奈。

“喂,你们是张奶奶的家人吗?张奶奶这边还有一篮水果没人拿,你们把它提走吧!”

小护士的声音在儿子儿媳背后响起。

儿子儿媳看到了眼前的水果篮,上面挂着一张字条:南山敬老院

“这难道是敬老院送的?我妈也没有去敬老院啊!难道王福生是敬老院的?”

 
儿子儿媳提着果篮马上就驱车来到南山敬老院,一打听,果不其然,王福生是南山敬老院的老人,一生孤独,膝下无子,但是身体硬朗,做了一手好菜,在南山敬老院帮忙做做菜。
 
“刺啦~”
 
厨房的门被推开,儿子儿媳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大厨——王福生。
 
“哎呀,还是被你们找到了。”老人无奈的耸耸肩,手上不停,一会儿一大锅青菜炒香菇就出炉了。
 
根据王福生的回忆,儿子一家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经过,也搞清楚了为什么母亲会把28万的存款送给王福生。
 
原来,儿子一家人出国之后没多久,老太太一个人外出买菜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真巧王福生也在哪里,所以就扶着张奶奶回家,看到张奶奶一个人在家形单影只的,就经常带张奶奶到南山敬老院玩,平时聊聊天、跳跳广场舞,吃一口王福生做的大锅饭,心里很是温馨。
 
这之后的5、6年,两个人也就慢慢变得熟络起来。张奶奶嫌敬老院的伙食不好,想要自己掏钱给敬老院改善伙食,就把钱塞给了王福生,可是王福生说什么也不要。
 
张奶奶很生气,就找到了院长,把钱塞给院长,院长也是拒绝,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怎么能收呢?
 
张奶奶临走前就留下了一句话:王福生,等我走了,我就把钱留给你,看你收不收。
 
一句话的事儿,没想到就在今年过年,一场意外让张奶奶再也无法到敬老院吃王福生做的菜了。
 
儿子儿媳很感谢王福生老人,在母亲最后的这几年里,是王福生老人一直陪伴在母亲左右,给了她最后的美好时光。
 
他们决定满足母亲的遗愿,将28万存款交到王福生的手上。
 
王福生摆摆手,硬是不要,他一个孤寡老人,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为了给张奶奶一个交代,老人最终收下了一半。
 
还有一半送不出去怎么办?儿子儿媳决定以“王福生”老人的名义将剩下的钱捐给南山养老院,院长虽然反对,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决定利用这个钱好好改善养老院条件。
 
王福生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本文由作者 武琨 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