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河南平等县旧事
安樂書院,后称邵夫子祠的旧址
民国平等县政府拆除了当年安樂書院邵夫子祠内的古建筑天根轩、月窟轩、击壤亭、弄丸亭,保留正堂皇级大殿,但将其内历代朝廷帝王赐封邵雍的诏书匾额毁弃,把祠堂大殿供奉的宋先儒康节新安伯邵雍塑像暨邵氏历代先祖神主牌位推倒砸毁(邵雍塑像主干被当地群众暗中“偷走”藏起来)。还将院东部安樂書院改建为库房和监狱,書院祠堂内历代所有碑刻、匾额、诗词匾,全部清除,珍贵历史文物毁于一旦。
明宣德三年河南承宣布政司重建康节先生祠堂记碑文中记载:“新店为先生故里”:
...........
陸軍七十五師第三旅□剿匪諸將士千古
陣亡諸烈士諜詞
躬冒矢石 血流沙場
革命鉅子 黨國先河
身殉名立 千古不磨
先烈之血 主義之花
嗚呼諸烈 士之英魂
平之側於 伊水水崖
代理平等縣縣長任侠題贈(注:任侠即李友俠)
平等縣城防團團總董雲府題贈
時在二十年辛未夏
-------------------
《炎黄春秋》2000年第12期
河南省伊川县平等乡平等村董光涛家中珍藏着一块石碑,碑文全文如下:
冯玉祥
中华民国十六年
平等县县长路尔宏 立
董锡乐 书
这篇充满革命精神的碑文,在经历了七十多年风风雨雨之后,仍然完整如新。围绕这块碑的建立、拆除、失落、保存,有着曲折的经历。
冯玉祥立碑
民国十二年(1923年)八月,河南省政府迁往洛阳,洛阳成了河南省省会。白沙和大莘店是洛阳南部具有战略意义的两个地方,是扼守东南颖、淮、宛、荆,北达洛阳,西去秦、晋、甘、青古道上的咽喉要冲。民国十六年五月,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决定在白沙、大莘店新建两个县,将白沙命名为“自由县”,大莘店命名为“平等县”。
平等县首任县长路尔宏请冯玉祥为新建的平等县题词,冯玉祥挥笔书写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针对当时官匪勾结,土匪横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无法无天,百姓处于水火之中的情况,冯玉祥发出要把它们“扫除净尽”的誓言。
平等县政府请大莘店书法最好的董锡乐先生将冯玉祥写的碑文书刻于石碑上,立在平等县府。
平等县县长被俘,地方恶霸乘机煽风点火,散布流言,说土匪来打大莘店是因为冯玉祥设了平等县,冯玉祥不让我们过,他的平等县也弄不成。还说,只要平等县政府在,土匪还会攻大莘店,搞得平等县人人恐慌。恶霸流氓多次胁迫平等县职员拆除冯玉祥石碑,并肆意到县府闹事,使县府工作瘫痪。
百姓护碑
国民政府在不知路尔宏死活的情况下,又任命周斌为第二任平等县县长。当这位县长带着委任状到大莘店平等县府任职时,地方恶霸许金寿找到周县长说,路县长的下场你还没看到?你要是想要命,就赶快离开这里。新任县长吓得跑回省府,坚决辞职不当平等县长。
于是,省政府又派尧何年接任第三任平等县县长,尧到大莘店后,了解到周斌辞职的原因,还有点不太相信。中午他去吃饭,饭后回到县府的办公室,发现桌上有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内包一粒手枪子弹,纸上有一行字:“你想扫除我,我先铲除你。”吓得尧何年不敢接任,就携带平等县的县印跑回了洛阳,自此平等县全面瘫痪。
民国十九年(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白沙、平等县成了战场,当地老百姓为了保护这块碑,就悄悄地把该碑埋于地下。
1931年(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蒋介石和宋美龄来到洛阳,相中洛阳为历代王都,决定把南京国民政府迁来洛阳。1932年1月30日,国民政府发布文告,以洛阳为行都。
洛阳改为国民政府行都,但洛阳南龙门外的平等县却因土匪恶霸横行而陷于瘫痪,对行都安全不利。洛阳的国民革命军二十路军军长张钫多次召开军事会议,并派该军王凌云部三个营到平等县剿匪,但仍无法制止地方恶势力与土匪勾结横行,匪首郭世法率众匪洗劫平等县鸣皋镇,烧杀抢掠,强奸妇女,还抓走150人作肉票。土匪放出话来,只要政府不侵占他们的地盘,他们就不会与政府过不去,言外之意是要国民政府撤销平等县,退出他们的势力范围。
腐败无能的蒋介石政府对距洛阳仅30公里的平等县所发生的事竟采取退让的政策,甚至有一种意见,认为冯玉祥在平等县所立碑的碑文太富于刺激性,过于革命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后)八月,国民政府撤销平等、自由两县,合而成立一个新县,以古籍文献所记商代“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定名为“伊川县”,所辖区为原平等、自由两县的范围。就这样,新成立的平等县仅有五年就夭折了。蒋介石的退让政策使冯玉祥“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净尽”的誓言变成了一碑空文。
重见天日
又过了26年,解放后的1958年大炼钢铁,大莘店建了一个炼铁厂,因需石灰石作原料,就把各种石碑搜寻来砸碎人炼铁炉,一场大雨后,埋入地下的冯玉祥碑露了出来,有人把碑挖出送到炼铁厂,大铁锤砸下碑边,人们发现碑文是革命词句,就停下来。当时,有人说,这是国民党立的碑,毁了算了,工人们说,不管谁立的碑,上面的话说得好。碑幸免于被砸,又被掩埋于地下。
1974年,平等村董光涛挖土挖到了冯玉祥碑,就请人帮忙把该碑拉回自己家中,一直保存到现在。在国家文物局开展征集百年文物的活动中,冯玉祥碑才得以重见天日。
该碑现在洛阳民俗博物馆。
民国自由县政府旧址在伊河东岸白沙镇(今伊川县白沙乡)。民国自由县1927-1932年五年期间,先后有十名县长:张绍堂、文辑照、吴清选、李培元、王照珍、王汝娃、王青云、李蔚先、王任、于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