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名企高管,为什么跳槽创业型企业失败?


 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最后一条总喜欢写上“名企优先考虑”,但名企出来的人真的这么厉害吗?


先看看一个案例再说!

前段时候,面试一位在知名公司工作10年的一位高管,当问他为什么当前这份工作工作时间不到1年,就要离职呢?


他很无奈地说,很多企业招聘考虑“名企优先”,其实就是一个大坑。他接着说,在名企公司,流程制度比较规范,而创业型公司,没有什么制度,全凭老板一句话。


还有一位案例!某全球知名公司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空降到某产值近10亿规模的公司,不到3个月就被动离职了。


这就是“名企优先考虑”的大坑。看着当时给你很高的薪水,但你别忘了,高薪酬背后一定是高期望值,如果你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企业的问题,或无法给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人员就给你贴一个标签,那就是“名企出来的人,水平一般”。这时,你欲哭无泪。还有,很多老板空降高薪高管,就是想让高管带来的价值能“立竿见影”等。你可能会说,凡事需要一个过程,但企业却说,你在为自己无能找借口!

 

为什么名企的人跳槽到创业公司,失败的概率几乎是99.9%呢?根据观察、调研,我认为,有以下3点原因:


1名企管理相对规范,工种比较细分,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创业型公司呢?创业型公司讲究实操,一个人独立的实操。比如在大公司产品团队分的非常细,而创业型公司就一个人,做不好、完不成任务,就可以滚蛋了,随时可以解雇;而知名公司解雇一个人,需要去讨论、研究赔偿的问题等等。


接触过一位贴票主管,入职公司6年了,从贴票专业,做到贴票主管。像这样的人员,如果去创业公司,估计连工作都找不到。还有,某公司从某度挖了一位人员,去他们公司做运营总监,工作不到6个月,被老板辞退。他老板的理由是,可能是大公司出来的人,只会管理,不会实操。还有一个案例!某A股知名上市公司的一位网络专员离职,被主管驳回,驳回的原因是,如果该网络专员离职了,整个公司的网络就会瘫痪。原因是,他的主管只会管理,动动嘴,却不会实操。

还有一个问题,一部分大公司的人员不是靠能力提拔上来的,而是靠熬!把老员工熬走,自己成了唯一一个老员工,这时,新部门的管理权理所当然的落到你的手中。像这样靠熬获得职位提升的人,在职场中,大有人在。这种靠熬获得职位的人,跳槽到创业型公司或小公司,只有一条路,就是等死。


所以建议,知名公司出来的人员,如果想去创业型公司,首先思考你一个人能否独立完成一个工作,以及是否有亲自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就像某公司招聘CTO,却要求必须会写程序、还要精通运维等等。大公司一定不会这样要求CTO的工作内容的。

2大公司可调动的资源比较多,创业型公司资源全部在老板那里,想调动资源就相对麻烦。前天和一位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出来的一位朋友聊天,她说,她现在进入的这家公司,让你欲哭无泪。在解决很多问题时,需要调动资源,但所有的对外资源调动都要老板娘去协调,自己无法协调。

别忘记了,在大公司,你只要想做事情,可以找你的老板要资源、协调资源,一般情况下,你的直接老板都会帮助你。就像某知名电商平台公司的一位朋友那样,他说,只要你有好的想法,想创业,可以先私下组建一个小团队,把原型图画出来,然后找公司投委会,只要公司投委会通过,你就可以获得投资资金,进行内部孵化。如果是小公司,你敢私下找公司员工画一个原型图,估计早就被老板发现、找你谈话,或者说你有什么想法或说你在接私活。


格局和思维不一样,你工作起来就不一样。还有某公司P9级别的一位员工看到一家创业型公司给他20%的股份,很激动就离职了。不到8个月就重新找工作,因为天使轮融资的钱在第6个月就被花完了。


所以建议,对职场人来说,具有人脉也是一种成功。如果你无法调动人脉,你也无法解决问题,这些人脉也无法成为你的人脉。人脉资源,是职场最大的财富

3文化差距比较大。大公司需要的是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最后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而小公司哪有什么制度,都是一言堂,听就留下,不听就滚蛋。

记得很久以前和一位全球第一的某大中华区的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求职。虽然一家不到200人的团队给他的薪酬比另外也是全球知名公司的薪酬高,但我不建议他加入200人的团队。原因很简单,文化、思想、行为方式等等都不一样,即使入职,也无法融入。别忘记了,一个空降的高管想改变一家公司文化,可能性几乎为零。除非你的直接老板支持你,但在关键的时候,还是相信他们自己人,因为你是空降的,不是他们自己人。

简历投递邮箱:[email protected]

猎头公司:http://www.zhuozhong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