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开发区学校建设工作审议意见情况


  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开发区学校建设工作审议意见情况

  北碚区政府关于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开发区学校建设工作审议意见情况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开发区学校建设工作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区人大常委会:

  按照《重庆市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印送〈北碚区开发区学校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函》(北碚人办函〔2016〕3号)要求,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情况今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专题询问开发区学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从开发区学校布点规划、建设进度、师资配备等方面提出了审议意见。对此,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黄宗华区长亲自安排部署区人大常委会交办事项,各分管领导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一是落实政府责任。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围绕“一区三地”发展定位,成立北碚区建设全市基础教育高地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二是制定发展目标。2016年6月,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建设重庆市基础教育高地的意见》(北碚委发〔2016〕6号),明确“到2020年,建成10—20所市级特色学校;建成重庆市艺体名校1所;创建3所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10所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成5—10所重庆市一流学校;建成1—3所全国一流学校”的目标。三是编制专项规划。坚持适度超前和科学合理的原则,结合我区远景规划和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编制《北碚区中小学布点规划(2015-2020)》,进一步优化城市区域学校布点规划:北碚组团规划小学34所,初中7个,完全中学5个,普通高中2个;蔡家组团规划小学25所,初中5个,完全中学3个,普通高中1个;水土组团规划小学15所,初中5个,完全中学3个,普通高中1个,进一步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四是加大政策扶持。2016年7月,出台《北碚区招商引资产业扶持政策汇编》,教育方面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可参照区级财政实得部分,按前3年100%,后2年50%的比例给予扶持政策。

  (二)切实加快建设进度一是完善建成学校功能设施。近年来,我区累计投入10亿元,已建成开发区学校11所,分别为兼善中学蔡家校区(一期)、天府中学、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两江名居小学、凤林小学、翡翠湖小学(一期)、文星小学、缙云小学、状元小学、思源安置房小学、九龙山小学。学校建成后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日常管理,合理规划后续建设布局与功能,以适应开发区发展速度,不断满足学龄儿童入学需求。二是加快推进规划学校建设。根据统一部署规划,我区计划建设西大附中水土校区、朝阳中学新城校区、江北中学水土校区、朝阳小学蔡家分校等开发区学校15所,其中,中学5所(含续建兼善中学二期),小学10所(含续建翡翠湖小学二期)。截至目前,西大实验中学两江校区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砌体施工,预计2017年6月建成,9月开学投用;兼善中学蔡家校区(二期)已完成设计方案专家评审,正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方案,预计2017年动工,2018年建成,同时临时食堂建设正在立项,以缓解学生就餐困难;碚都佳园公租房小学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17年底建成;朝阳小学蔡家分校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在进行招投标,预计2017年动工,2018年建成;翡翠湖小学(二期)因涉及翡翠湖小学一期用地,需取得小学一期项目产权后,才能开展二期项目报件工作,目前正与中安公司进行对接,力争2017年开工建设;两江名居公租房小学(扩建)已与城投集团达成土地转让条件,近期将签署正式协议,预计2017年动工,2018年建成投用;天印小学,城投集团对原片区规划调整;H分区小学,蔡家管委会正与地产集团协商建设事宜;朝阳中学新城校区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和前期手续办理,即将进行工程招投标,预计2017年3月动工,2018年建成;歇马公租房第一小学建设手续已办理完善,预计2017年上半年启动建设;西大附中水土校区正在进行清单编制和招标准备工作,预计2017年主体封顶;江北中学水土校区规划用地已确定,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预计2017年底动工;思源公租房配套小学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17年7月建成;万寿公租房小学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17年底建成;思源安置房配套小学主体建设已完工,正在室外环境收尾和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学校设施设备招标采购基本完成,2017年春季投入使用。

  (三)强化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干部和师资配备。采取加强名校校级干部交流和提拔选用年轻有为干部的方式,充实开发区学校校长队伍,2016年交流到开发区学校干部18人(其中骨干校长8人),新提拔到开发区学校干部12人。通过有序招录和引进教师人才、合理调配区内优秀教师资源、推进撤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式方法,达到“选优增量”目的。2016年全区开发区学校新增教师93人,其中新招录教师23人,交流教师70人。二是深化校地合作。依托西南大学等高校,建立健全“校地合作”机制,建立高端人才流动站和名师工作室,利用高校名师资源,加大对中小学校长和优秀教师培养力度,培养北碚教育带头人。三是加强干部和教师培训。建立“三级培训”体系,通过国家培训、区级培训和校本培训,提升全区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素质。持续开展暑期党政干部培训、骨干校长培训,2016年区级培训开发区学校校级干部60余人次,国家和市级培训10余人次,累计培训约4000课时。建立“双导师”制度,由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承担新教师培训任务,落实开发区23名新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实施教师转岗培训,缓解开发区学校专业学科教师紧缺问题,2016年培训开发区学校体育转岗教师10余人。成立12个乡村教育特色岗位工作室,其中4个落户开发区学校,落实专项经费,培养和壮大开发区学校名师队伍。

  (四)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一是深入推进优质教育集团化发展。制定《北碚区优质教育集团化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优质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在新城、蔡家、水土地区推进朝阳中学、西大附小、朝阳小学等五大教育集团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已建成投用的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与人民路小学实现一体化管理,着力打造优质学校,让开发区群众享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实施多元化办学。按照“多元化办学格局、多元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特色办学”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鼓励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布局,2016年全区新审批民办幼儿园7所,其中5所是开发区民办幼儿园;推进特色校园建设,深入挖掘复兴线描画、蔡家草把龙、天府中学中国结、两江名居小学合唱团和创意粘贴画、状元小学蝶艺画等传统文化,打造开发区学校“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育人特色。三是深化“家校共育”。根据开发区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强化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促进家长教育常态化、自主化,形成家庭、学校协调配合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区教委、各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各类活动,增进家校理解,聘请北京家庭教育专家张威教授结合我区实际开发家校共育“天梯计划”系列课程,分别在两江名居小学和文星小学组织实施,共200余名家长参加互动课程体验活动。四是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入开展“读书月”“长跑月”“心理健康校园行”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2016年,全区40余所中小学开展学生集体“远足”活动,精心设计线路和方案,近5万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举行首届中小学“长跑月”活动,全区71所学校,4800名学生、家长和教师参与区级长跑活动,各学校深入开展校级长跑活动;全区16所寄宿制中小学开展寄宿学生早操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举办2016年全区中小学生书法比赛,共66所学校参加,450名学生参赛;2017年1月,区教委邀请西南大学音乐学院为全区中小学生举办古典音乐会,培养学生良好艺术素养。

  二、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区学校建设进度有待加快。目前,开发区学校建设顺利推进,但个别学校建设推进困难。区内3所重点中学新校区受各种因素影响,进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延迟,如朝阳中学新城校区用地范围内仍有三户农户未拆迁,约140亩土地转用未完成,暂无法办理用地批准书,影响项目招投标。两江名居公租房小学现已饱和,学校扩建事宜因与城投集团就土地转让价格和与地产集团的建设时序问题协调困难,导致新学校建设滞后,入学矛盾突出。

   (二)开发区学校办学质量有待提升。开发区学校建设持续推进,已建成一批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校,但学校投用时间较短,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体现在学校管理队伍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教育思想内涵、学校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能力有待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配备不均衡,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综合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措施

  (一)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学校建设步伐。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重庆市基础教育高地的意见》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持续完善开发区新校规划、设计方案,区教委协助各园区管委会加大新校建设力度,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与城投集团协商进度,落实两江名居公租房小学(扩建)事宜,力争2017年动工,2018年建成投用。加快3所重点中学新校区前期手续办理,力争2017年动工,2018年9月建成投用。

  (二)进一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布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教育,大力引进区外名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促进开发区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开发区学校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和教师培养。加强全区中小学校长培养,通过理论学习、集中培训、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异校交流、异地挂职等方式,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提升管理能力,培养一批优秀校长。按照国家规定配齐配足教师,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引进紧缺学科高水平教师。实施分层培养、分类打造、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计划,不断优化名师专业结构,利用高端人才流动站、名师工作室、乡村教育特色岗位工作室等平台加强名师培养。

  (四)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深化优质教育集团化发展,激活开发区学校办学思想,创新办学理念,丰富办学内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树立学校特色品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现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全面优化,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北碚特色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增强主题德育实践活动实效性、针对性,丰富学生道德体验,改善学生道德行为。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落实全区寄宿制学校学生早操制度,继续开展中小学“长跑月”等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大力开展艺术教育,举办合唱、课堂器乐等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