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只要是中国特色就叫人看不懂?


 为何只要是中国特色就叫人看不懂?

-----一位从贵州大学出差回来的朋友说当时贵州大学校长金句不断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一位朋友给我送来一些贵州特产,说自己刚从贵州大学出差回来;然后就告诉我说这个大学的校长创造了不少金句,所以网络上很有名。如他说“我不明白为何中国民众把空姐看的如此神圣”、“美国航空公司的空姐几乎全是大妈”;因为任何职业只要与中国特色挂钩了,那么就是能叫中外所有人都看不懂。我不知道这位校长的影响力,但中国特色叫中外所有人看不懂的还真的不少。如美国政府也投资基本建设,但却是用国债来投资;这就意味着美国有钱还就还,没有钱还这债就没有了;所以美国人只管享受这天外飞来的投资。而我们社会刚好相反,我们是政府出钱投资基本建设;而且根本不是政府节余的钱,而是用银行里的钱;所以这钱既增加我们社会的GDP,又不知道谁埋单;所以我们依靠这政府投资就能保持我们社会的经济永远高涨,这就是叫国内外的所有人都看不懂的经济学理论。

从产业结构理论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都是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必须合理;如改革开放前我们社会是第一产业高达百分之七十,第二产业百分之二十;第三产业只有百分之五,这就是当年我们社会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原因。然而到今天,我们社会的第一产业不到百分之十了;第二产业同样也不到百分之十了。然而我们社会的第三产业却高达百分之五十,剩下的有百分之十的人是政府机关的服务人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中,我们社会的经济竟然持续稳定地增长;这就是叫国内外所有看不懂的地方。

当然从经济学的理论上讲,环保应该是增加成本而没有产出的概念;因为环保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无法计算产出率。然而我们社会的专家学者却说环保是新经济增长源泉,所以环保是我们社会GDP的保证;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因为我们社会的GDP就是通过所有发生的经济进行总量统计的;所以环保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样我们中国特色的扶贫,这应该是投入而产出率很低的救助性社会行为。然而我们社会的GDP却因为扶贫而大幅度增加,因为它也是经济总量的概念。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社会的天灾人祸反而是经济高涨的时候;这也是我们社会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

在我们社会改革开放这四十年中,我们社会出现了两极分化;那就是富人能与国际一流富豪比拼,而穷人却也能与世界上最贫穷的人一样。是什么造就我们社会的两极分化,那就是我们全民所有制的原因;因为你只要占用或占有全民所有制的资源或资产,那么你就可能一夜而成为全世界定级富豪。同样你在体制内能幸福地生活,可你的领导能强制性地将你下岗或末位淘汰;从而使你成为自谋出路者。而我们社会的自谋出路者是不享受任何全民所有制资源的,这就是我们社会不断有人从天堂而突然间跌到地狱的原因;因为这样的两极分化与突然变化也是中国特色,所以外国人不理解你中国老百姓咋能破产;因为这是外国人经营实体的概念。

我在国外时曾有学者问我,为何中国人都喜欢到北京告状;难道告状不是找法院吗?这就是中国特色,因为我们社会是领导负责制;所以最高领导在哪里,最高领导在北京。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任何不公只能是找最高领导;因为如果最高领导批准了,那么你就有可能得到公平。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人无论什么不公都去北京;因为那里是唯一能找到公平的地方。当然如果你无法见到最高领导,那么你可能得到更大的不公。然而喜欢做梦的中国人还是幻想自己能见到最高领导,这就是中国人喜欢到北京告状的原因;因为这是全世界唯一的中国特色。

同样外国人来到中国,到处见到的是我们的价值观;所以不少外国人都能记得中国的价值观。可如果真的考评这价值观,却发现没有中国人在意这价值观;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执行它,因为自私自利与我行我素成为了今天中国人的共同点;难道这就是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执行情况吗?所以外国人看不懂这价值观的价值在哪里,而中国人也不想这价值观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所以自己怎么开心就怎么活,所以才叫外国人看不懂。

今天的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已经板上钉钉的事了,跟随而来的就是全世界都来中国捞钱;然而即使如此,中国社会的富贵之人却千篇一律地将自己的孩子加入外国的国籍;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你在中国社会成为了富贵之人却要自己的孩子加入外国的国籍;这是很多外国人不理解的事,也是绝大多数中国贫困之人的困惑。

改革开放造就了我们的物质丰富,这说明了开放的好处与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想到的是我们社会应该更加民主了吧。然而在开放的网络,竟然连文章都不能发表;这能是民主的发展吗?更可笑的是我在《360图书馆》发表文章时,竟然强制性地注销我的原创;难道我的文章是别人写的吗?你可以不推荐或删除,咋将我写的文章改成了不是原创呢?更可笑的是我同样的文章,在这个网站被删除;而可能在另外的网站被推荐,这样的价值观就是外国人看不懂,估计也没有几个中国人能懂。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不仅外国人看不懂;估计绝大多数中国人同样也是看不懂,这就是我们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