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不爱钱的思想是怎么来的


  「摘要」古代帝王利用科举制度,将全国的精英成功地困在了书房,并通过灌输“文人不爱钱”的思想,切断了读书人的经商之路,也切断了民间势力壮大的隐患。说到底,所谓“文人不爱钱”的思想,是古代帝王维护自家统治稳定的一个秘传法宝。然而,那些从小受到“文人不爱钱”教育长大的书生们,仅仅是在求学阶段才压抑了人天生的贪欲,一旦考取功名,当上官老爷,读书人的贪婪本性就暴露无遗,他们纷纷成为贪官,自古无官不贪,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读到底,就是为了钱,所谓“文人不爱钱”的口号,不过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挂在嘴边欺世盗名的假话罢了。

  “文人不爱钱,武官不惜命”,这是中国古代帝王通过知识分子这个媒介,向人民传播的思想,影响深远,其中“武官不惜命”很好理解,这是鼓励部队的军官上阵打仗不怕死、为皇帝卖命,然而“文人不爱钱”呢,这种思想和价值观的根源是什么?它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这个,就要从中国的科举制度说起。

  隋唐以来,中国就有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皇帝鼓励全国人民读书做官,为什么要鼓励全国人民读书做官呢?两个动机,第一个动机,是为皇帝的行政班子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力资源;第二个动机,就是将全国的聪明人通通困在书斋里面,防止他们造反。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如过江之鲫进入考场,他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啊,你们这群人是中国最聪明、最有志气的一群人,然而你们都被我用科举制度困住了,我困住了你们,我就消灭了世人造反的隐患。

  实事求是地说,科举制度是一个一举两得的高招,也是皇帝维护自己统治稳固的不二法宝,你把全国的聪明人都关到书斋里去了,天下就稳定了大半,可以高枕无忧。

  于是,这就造成了全国的聪明人从小读书的生活方式,半耕半读,终生不断赶考,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级一级地考,这种科举考试,能把大多数人耗上整整一辈子,然而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正是皇帝挖的坑,给你画个饼,然后让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将一生的精力,浪费在书斋和考场之上。

  然而统治者毕竟智囊云集,他们也意识到:人毕竟是活的,他会思考,许多人并不会真正被困在书斋一辈子,为什么呢?因为外界有诱惑,什么诱惑?发财的诱惑。我虽然科举考试失败了,但是我可以去经商发财啊。

  统治者当然意识到:一旦全国的精英都去经商了、发财了,那么民间的经济实力就会壮大、并且财富会集中到这批从科举考场退下来的精英手中,而一旦精英手中有了钱,民间就有了和朝廷叫板的实力。

  倘若如此,那么皇帝的江山,它就不会稳固。

  那么,怎样才能堵住读书人经商这条路呢?秘诀就是:从名义上,把“钱”这个字搞臭。

  于是,皇帝和他御用的知识分子,就出台了许多贬低“钱”的说教,像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钱财如粪土”、“士农工商,商最贱”、“无商不奸”等等各种贬低商人、诋毁财富的说教,在千百年来潜移默化的教育当中,就传播开来了。

  在这种长期鄙视金钱的文化教育之下,古代中国的读书人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凡是沾上“钱”的,都是不好的,所有谈“钱”的,都是下流的,谁才是上流的?读书人才是上流。

  所以,我们应当专心读书,矢志不渝,鄙视财富,要抵制外界的诱惑,坚决不去经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坚持读书赶考,总有我考上的那一天。

  这样一来,在古代中国读书人的心中,前面有皇帝给你画的饼,后面有世人对挣钱的鄙视,那么你就只有一个选择:在刻苦攻读、考取功名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了。

  所谓“文人不爱钱”,它的思想根源,就是这么一回事。

  这种教育其实是很成功的,当年洪秀全考了半辈子的科举,始终考不上,身心深受打击,而即便是这样,他都没有想到要去经商,而是到广州城去寻找基督神父去寻求慰藉,为什么?因为在洪秀全的心里,经商是最贱的人群,挣钱是下流的事业。

  这个体系,将全国第一流的智力,都困在了书房里面,由于全社会都瞧不起经商的,所有只有第二流、第三流,甚至第四流的智力才会去经商,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这么一种现象:有文化的人不经商,经商的人没有文化。

  有文化的人不经商,不经商就没钱,没钱造不了反;经商的人没文化,没文化你成不了大事,因此我这个当皇帝的,也不怕你。总之,我把“钱”这个字搞臭了,就把天下的才智和金钱分开了,才智和金钱结合不到一起,我任由你折腾,你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这样一来,我可以做到皇权永固。你不得不承认,当皇帝还是有一套的。

  然而,那些从小受到“文人不爱钱”教育长大的书生们,仅仅是在求学阶段才压抑了人天生的贪欲,一旦考取功名,当上官老爷,读书人的贪婪本性就暴露无遗,他们纷纷成为贪官,自古无官不贪,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读到底,就是为了钱,所谓“文人不爱钱”的口号,不过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挂在嘴边欺世盗名的假话罢了。

  天下没有不吃鱼的猫。世间岂有不贪婪的人。谁不爱钱?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