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银:EM258共享产品社会是基于负熵机制创建的社会生命体


生命是如此的神奇,以至于无数精英终其一生的探索,至死都无法揭开神秘的面纱。尽管现代科学很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对生命的认知仍然局限在细胞构成的生物结构层次的事物。对外星生命的探索也是按照地球生物体的特征规律来研究的。

采用云计算思维,生命体的本质是按照负熵机制创建的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事物,其关键是事物的结构体系,而不是构成事物的元素。生命体的形态是由空间结构层次决定的,不同的层次,生命体的大小和形态是不同的。

地球生物之所以是碳水化合物,是因为一方面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更重要的是它们很容易以固态、液态、气态的方式存在。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星球,由于温度及环境的不同,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温度很高的星球,水的常规状态是气态,自然不能成为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1)云计算革命将扩展人们对生命体的认识边界

百度百科里的定义:

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

生命体:有生命形态的独立个体就是生命体,能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反映。

物体: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物质,一般分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云计算革命所推动出现的颠覆性理论和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也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生命的固有看法,学会了在不同空间结构层次上定义生命形态的方法。

生命体是按照负熵机制构成的具有新城代谢功能的事物。

事物分为有形事物和无形事物两类,对应的是第一生命形态和第二生命形态。按照古人的划分,就是身体和灵魂。对照人类创造的智能机器人生命体,就是躯体和初始化信息体。

采用云计算思维对生命体进行描述,生命体是由物理空间的物质事物与信息空间的信息事物共同构成的事物,任何一个单独空间里的事物都不会成为生命体,最多能够成为可以机械地重复执行复杂逻辑构成的事物。只有物质事物和信息事物同时存在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才有可能成为生命体。

在《楞严经》里,佛告诉阿难及诸大众,生命体并不是只有身体一个,还同时有其它的生命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人。而在《圣经》创世纪里,上帝用泥土创建了身体,然后把气吹入身体,才成为了人。

生命体的类型是根据构成第一生命形态的物质类型来确定的,比如生物体、机器人、社会生命体等。

碳水化合物生命体,即生物体,是由生物细胞在一定的空间结构层次采用负熵机制构成的具有新城代谢(又称分泌物)特征的生命体。


社会生命体,是由社区细胞在一定的空间结构层次采用负熵机制构成的具有新城代谢(又称分泌物)特征的生命体

社区细胞:社区物理土地上存在的个体事物,比如机器设备、人、房子、动物、植物、水、山、温度等。

社区组织:细胞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连接后,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功能性事物。

社区器官:细胞和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连接后,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功能性事物。


从现代科学所发现的成果来看,只有生物才具有生命体特征,所以关于生命体的名词及规律都来自对生物体的研究。尽管古代智者以及一些宗教对生命体有其它的观点,但是并没有提供符合现代科学要求的理论体系,只是一些基于结果的描述,因此无法获得现代科学的认同,甚至被现代科学否认或者嘲笑和打击。

百度百科认为,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代谢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类。

社会生命体是云计算革命的产物,是人类创建的具有生命特征的社会型事物。社会生命体的出现改变了现代科学对生命体的认知边界,因此相应的名词概念也将得到扩展。比如代谢,是生命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而繁殖将不是成为生命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比如在自然界里,骡子是生命体,但是不能繁殖。

代谢是生命体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对于社会生命体来说,输入财富(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力(活劳动),经过合成代谢,产生物化劳动(物化产品、对象化劳动)、垃圾;经过分解代谢,产生分泌物(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化产品)、垃圾。

由于合成代谢导致社区分子更大、结构更复杂的物质产生,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自由能,能量通常由货币(CCY,Money)直接提供。

对于社会生命体来说,合成代谢就是按照人们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如产品、服务等事物,这些事物以更大结构的社区分子的形式存储在社会生命体里,成为社会生命体的组成物质。

分解代谢伴有蕴藏在大社区分子复杂结构中自由能的释放。在分解代谢的某些反应中,产生的大部分自由能储存于货币(CCY,Money)中,一些自由能以成本形式直接用于某些需能反应(工资、折旧费用、原料等)。

对于社会生命体来说,分解代谢就是按照消费者的需要,把这些大社区分子分解成产品和服务等事物,通过商业通道输送到社会生命体之外。

对于社会生命体来说,畅通的空间运输通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通道堵塞,垃圾不能及时运输到体外,就会造成体内的无序混乱,增加体内的熵,降低生命体的活力。

(2)空间结构层次决定生命体的角色地位

人们通常认为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体,如动物、植物等,但是并不认为一片绿叶、心脏、红细胞等是生物体,尽管会承认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这是因为生命体的定义是与生物结构层次关联在一起的。比如,单细胞生物,如鞭毛藻类、原生动物等就是细胞层次的生命。

事实上,在牛顿空间、爱因斯坦空间和量子空间尺度里,人们所观察到的内在规律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这种区别来自创建物体所遵循的空间结构层次。在不同的空间结构层次,同一个物体的角色地位是完全不同的,从主角变成配角到群众演员。比如在县级空间结构层次,县委书记是主角,但是到了省级空间结构层次,县委书记就成了群众演员。

按照中国古人的观念,宇宙万物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宇宙是万物聚集的场所。万物以不同空间结构层次的生命体的形式存在。比如银河系是一个生命体,太阳系是其构成细胞;在太阳系空间结构层次,太阳系是一个生命体,地球是其中的一个细胞;然而到了地球空间结构层次,地球是一个生命体,人类社会是地球生命体的细胞,地球万物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人类按照行政区划进行物理空间结构划分,这样就形成了按照物理土地形成的空间结构层次,每个空间结构里的万物就形成了一个社会生命体。

城市的结构形式是城市能否成为社会生命体的关键,而不是构成城市的功能区块。尽管全球的现代化城市很多,但是并没有出现具有生命特征的城市。因为没有一个城市是按照负熵机制创建的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命运共同体事物,而是为了满足特定利益集团的财富需要而堆积的功能区块的集合。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或许雄安新区将是全球第一个按照空间结构层次创建不同尺度社会生命体的城市。但是能否真正实现这个开天辟地的伟大工程,不仅需要马克思理论、中国古代的堪舆理论、五行理论以及当前的经济、金融资本理论等提供结构设计指导,还需要云计算、物联网领域的颠覆性理论和技术提供实现手段。


传统的环形放射式北京城市结构

基于物理空间结构层次的命运共同体理论改变了人类创建生存生活环境的行为模式,一种全新的追求区域群体财富效益的行为模式将代替资本主义追求个体财富效益的行为模式。

以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方式创建的社会生命体,并不是通过当前的云计算、物联网核心技术可以实现,而是需要颠覆性的理论和技术来完成。

社会生命体是网络空间里的存在事物,是物理事物和信息事物高度融合形成的事物。

EM258共享产品社会就是社会生命体,是一种有基于云计算、物联网颠覆性理论和技术创建的具有生命特征的社会型产品。

(3)生命体与智慧生命体的本质区别

生命体既可以由物理空间或者信息空间里的事物单独构成,又可以由这两个空间的事物共同构成。比如,单细胞生物,如鞭毛藻类、原生动物等处于细胞层次的生命体属于物理空间的单一事物,其信息事物是以物理空间的特殊工具形式出现的。而处于较高生物结构层次的生物,如鱼、羊、猴子、人等属于物理空间事物与信息空间事物构成的混合事物,比如灵魂是信息空间里的独立事物。

目前的信息产品并不是信息空间里的事物,而是物理空间里的存在事物,属于无形事物。

智慧生命体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是由物理空间的事物与信息空间的事物共同构成的事物。是一个由多个简单结构系统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空间结构体系的事物。

对于物理空间的逻辑事物来说,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了逻辑过程运行路径的距离,距离越长,逻辑响应的时间越长,这是物理空间的基本规律,是物理空间里的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对于信息空间里的事物来说是无效的,所以智慧生命体就是利用这个规律来帮助物理空间的事物突破物理规律的约束的。

社会生命体是人类创造的由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事物共同构成的混合事物,属于智慧生命体。由于人类创建的社区事物位于较高的空间结构层次,因此很难单独在物理空间里创建社会生命体,只能在网络空间里创建具有智慧特征的社会生命体。网络空间是由人类创建的包含了部分物理空间和部分信息空间的空间。

城市是人类创建的社会型产品事物,是由物理空间的事物构成的事物。尽管很多城市增加了智能信息产品系统,比如智能交通等,但是这些信息产品是以工具形式存在的物理事物,并不是信息空间里的信息事物。因此当前的城市没有一个是社会生命体。

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其定位将是成为全球第一个社会生命体城市,是真正的多维网络空间里的存在事物。成为未来人类生存生活的示范社区。

(4)社会生命体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形态

人类社会发展的固有规律是通过人类的生产生活模式体现出来的,按照马克思的科学推论,资本主义社会一定会被共产主义社会替代。尽管这个推断在很长的时间里遭到很多人的谩骂和嘲笑和打击,即便在当前进入了新时代的中国,很多人仍然在怀疑观望或者嘲笑讽刺,这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属于网络空间里的事物,是物理事物与信息事物高度融合的事物。

共产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人们的生活模式的改变来完成的,是由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改变推动实现的,而不是由社会政治形态的改变推动实现的。

创建社会生命体的阻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政治体制,二是颠覆性的云计算、物联网理论和技术方法。

中国的社会政治形态有利于创建社会生命体,因此,中国有可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

从表面上看,美国拥有信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中国目前几乎还没有自主可控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理论,但是这些技术并不能创建社会生命体。因此对于创建社会生命体的技术和理论来说,中国和美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而从运动员的思想准备来说,中国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而美国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上。比如中国已经开始举全国之力,探索研究颠覆性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打造具有社会生命体特征的雄安新区,而美国似乎并没有关于未来社会的明确蓝图规划。

(5)共享产品社会与共享社会人、共享经济人、共享产品

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其它阶段不同,共产主义社会是网络空间里的存在事物,是由物理空间里的事物和信息空间里的事物构成的混合事物。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都是物理空间里的事物。尽管信息化工具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是这些信息产品只是作为物理空间的工具类事物出现的,并不是以独立的信息空间里的事物出现的。其特征就是,信息产品是依附具体的物理事物而存在的,是物理事物利用网络空间的特征进行的功能扩展延伸。

共产主义社会的的主要产品形式是共享产品社会,是由信息空间产品和物理空间产品共同构成的社会型产品。单纯的物理空间里的产品属于企业型产品,企业型产品里所包含的信息产品是以物理空间里的特殊工具形式存在的,并不是信息空间里的独立事物。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其最小的构成单元将是共享社会人、共享经济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人和经济人是最小构成单元,而在原始社会,自然人是最小的构成单元。

共享社会人是云计算时代农耕文明生活模式的产物,是由自然人通过云计算技术构成的组织,是抽象、虚拟的,无自主意识的,是网络空间里的存在事物。是云计算共享产品社会里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云计算农耕文明生活模式的基本特征。

共享社会人是由投资者、生产者、消费者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是新型的具有规模大、分工简单、跨区域层次结构特征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生活模式的基本成员。自给自足是通过共享产品实现的,是信息空间里的信息人的自给自足。

当投资者、生产者、消费者是同一个自然人,并且没有在信息空间里对应的信息人的时候,就是传统的社会人。

共享社会人对应的是共享经济人。

共享经济人,在共享资源的基础上,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地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


共享产品是共享产品社会的典型特征,共享产品是指共享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共享产品的价值。

共享产品是由物理空间的产品(真本)和信息空间的产品(摹本)共同构成的产品,是一种抽象的网络空间里的产品,因此摆脱了物理空间对物理产品的空间约束。也就是说,在1+1+1的农耕文明生活模式里,消费者的产品来自所在物理土地区域里的共享产品,并不是最初形成共享社会人时的生产者所在的物理土地上的产品。

由于共享产品的存在,所以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极大地降低了产品在流动过程中的财富能量的损耗,因而提高了不同空间结构层次共享产品社会的财富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