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导、魏杰教授围绕决策层最关心的“中国经济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哪里?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又在什么地方? ”两大问题,为企业家讲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对策研究》,重点梳理了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以及未来支持中国发展的三大产业等核心议题。
其中魏教授关于警惕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企业继续高负债、高杠杆运行等论断确实切中当前时弊,对于企业管理者及众多业内同行都有重要警醒意义,但魏教授在文中引用的关于中美贸易战的2个观点和提法,则恕中工联创高级研究员张超妮严重不能赞同。
第一、赞同美国教授将美国巨额贸易赤字归咎于中国。
魏教授写到“2010年,我曾经去美国拜访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他亲自告诉我说,这次全球化就是你们中国进来以后把事搞砸了,为什么?这次全球化的特征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基本原则叫比较优势,每个国家的生产自己搞的最好的拿出来交易,大家获得共同利益。
他说你们中国进来以后,你们什么都要搞,你们搞全产业链,一开始搞服装鞋帽袜子,搞完之后又搞家电,家电搞完了又搞汽车,汽车搞完了又搞高铁,高铁搞完了又搞IT,IT搞完了又要搞飞机,我们搞啥?所以你们中国破坏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
这位美国教授是典型的强盗逻辑,中国人民历来勤劳、智慧,不辞辛劳地苦心经营,做全产业链、做物美价廉的世界工厂,在当前世界公平自由市场经济下,中国没有给你美国强买强卖吧?产生巨大贸易逆差,一味找贸易伙伴问题,而不从自身产业结构、国家治理体系等方面找答案,则很失世界经济霸主的风范和气度。如果非要说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放任,能拿出让世界信服的公开证据吗?
同时,作为独立主权国家,在遵守国际法框架下,中国有权据自身国情、发展阶段选择和制定知识产权法规及治理结构,美国凭什么指手划脚、横加指责?
当然,奉行经济利益第一的川总不会选择不和中国做生意,精滑商人川普在谈判桌上还真不是中国网民戏称的特没谱!
第二、一些所谓专家“过剩产能、过剩资本 ”的提法尤其没谱。
众所周知,自2015年中国习主席在博奥亚洲论坛上面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国内就有一些专家多次洋洋自得的撰文宣称 “一带一路”乃是中国政府输出国内“过剩产能、过剩资本 ”的神来之笔,正如魏教授本文中所写到的一样“第二个能给别人搭的便车,是巨大的过剩资本。中国改革开放40年形成了巨大的过剩资本,我们的资本要找出口,中国不单要吸引外资,中国资本还要走出去,加大对外投资,重要做法就是“一带一路”。
“过剩产能 ”的提法及过度宣传,会让中国产能输出接受国的友邦误以为他们是中国自身所不需要的低端落后产能的“垃圾中转接受站 ”的不愉快心理不说,甚者会影响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的具体落实及实施。同时,产业梯度转移本就是产业界公认的合理法则及自然规律,怎么到了中国这里、在学界流行的观点就成了“过剩产能 ”输出?更不用说,“我之蜜糖、彼之砒霜”,中国一带一路走出去的那些产能真的就是落后的过剩产能吗?拜托去看看高水准建设的雅万高铁、卡洛特水电站等“一带一路 ”代表性项目再说。
“过剩资本”的提法,就更经不起推敲,问问各位,你有嫌自己钱多吗?同理,资本啥时候有嫌多的啊?更不要提,国内实体经济严重缺血,多少家制造业企业因为成本日益高企资本缺乏而关厂倒闭,我们国内资本真的不过剩,相反很缺资本。
结合我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外交立场及“一带一路”世界人民分工协作、共同致富的战略初衷来看,应该叫富余产能、富余资本才对吧。
即“籍中华之努力、济世界之大同”,借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共创世界和平、富裕、美好之天下大同的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