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善良燃烧岁月


 

 

建阳籍知名作家王小艾在人物通讯集《我的感动》(2011年出版)一书里,收集了一篇她采写的题为《他用善良燃烧岁月》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对我多有溢美之辞。今天,我把它转发到我自己的日志里,权当做个留念吧。


               他用善良燃烧岁月
              ------- 记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副书记贺德全
                                      王小艾
认识贺德全的人都说:贺德全活得潇洒阳光,为人真诚而善良,为人处事有原则,他奉行的一句话就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啊,一辈子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样,将来退休的时候就不会有遗憾和内疚了。”

  (一)
贺德全1952年7月6日出生于上海。1960年随父母迁到福州并在福州完成初中学业,1969年4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到福建光泽县华桥乡增坊村插队落户。他吃苦耐劳,劳动非常卖力。得到村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后,经村代表和学校负责人力荐,他到库前村和洋原村当“走教”民师。
     
“库前”和“洋原”都是增坊村的自然村。库前有六七户人家,学生11人;洋原有四户人家,学生6人。虽然这两个自然村的学生加起来不足20人,但由于这些学生分属不同的年段(一年级到四年级),且语文和算术等课程均由贺德全一个人承担。加上库前当时没有通电,晚上只能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备课和批改作业。两所学校相隔六公里,教学任务重,他总是风雨无阻,库前、洋原两头走,从不耽误教学。  
贺德全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爱劳动、养成为父母分担家务的好习惯。他让男生们到校上课时顺便带柴刀,女生们带竹筐,每次放学回家时,都教学生砍些“柴火”和割些“猪菜”带回去。贺德全也帮助学生一块砍柴、割猪菜。学生们在他的教育下,个个都爱学习、爱劳动,家长们都为自己的孩子有了这样一位好老师而非常高兴。 

他在插队落户的时候,住在一户农民家里,女房东经常因为“胆道蛔虫”,半夜三更喊疼、在床上滚来爬去,贺德全一点忙也帮不上,站在一旁干着急,只能半夜三更把他送到乡卫生院治疗。由此,贺德全就暗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学医,为病人解除痛苦。

    1975年,终于由他所在的村推荐到福州市卫校学习,当他离开农村到省城读书时,农民朋友都依依不舍。有的送鸡蛋、茶叶、葫子干,还有的送大豆、香菇、腌菜。许多人流着热泪送别,时隔三十多年,提起这段往事,贺德全仍然感慨不已。他说:“在乡村担任‘走教’民师那段经历让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农民兄弟朴素,重感情讲义气,前几年,我回光泽看望老乡时,受到他们燃放鞭炮的礼遇欢迎及丰盛的酒菜款待。”

贺德全到了福州卫校学习中药专业,并与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学习和到医院实习期间,他都有意识地注意学习中草药制剂的知识,因为他觉得,中草药制剂比较适合于基层和农村的常见病治疗。
他父母亲、兄弟都在福州,他本人也是从福州到闽北上山下乡的,在毕业分配时,他完全有机会留在福州工作,家里人和朋友们都“动员”他留在福州。但他仍留恋着自己曾劳动、生活、磨练过的闽北山区,1977年,他毅然回到了闽北,被分配到了建阳地区医院(现更名为南平市第二医院)工作。

  (
二)

贺德全一到医院,被安排在药剂科,负责中药制剂工作,他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配制了几十种中药制剂,有冲剂、片剂、丸剂、合剂、糖浆剂、胶囊剂、散剂、酊剂、洗剂、注射剂等等,特别是注射剂质量要求很严,如:他亲手配制生产的的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胎盘注射液、大蒜注射液、复方人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消炎一号注射液,胚胎组织液等等,除了认真严格的执行制备工艺规程,还要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贺德全为了检测药品的安全性,在每批注射液配制后,贺德全都是在自己身上打针做试验,确定没有不良反应后,才供应给病人使用,他的忘我精神受到了院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同时,他还经常深入科室和病房,广泛征求临床医生和病人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他勤勤恳恳地在药剂部门干了十一年,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多次受到团省委、团地委表彰,被福建省卫生厅和团省委评为“先进工作者”与“优秀青年工作者”。1983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 


1988年南平市第二医院办过一届两个医士班,(一个统招班,一个是自费班),组织上让他任教务主任兼自费班的班主任。他兢兢业业,为人师表,很受学生们的尊敬。 

自费班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有高考落榜的,初中毕业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有在社会上打过工的,有的学生很自卑,有的带着情绪来就读, 学员年龄有的大,有的小,要管好这样的班级可想而知有多难。

贺德全的学生对我说:“贺老师,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到宿舍敲门叫大家起床,带着大家跑步,不论寒冬腊月,还是他自己生病也从不间断。那时很少看到贺老师的笑脸,他总是唠叨,上课要认真些,不要旷课,多学些本领回家,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让别人小看自己啊!

快到毕业时,因当时政策的变动,学校不安排自费班的学生实习,毕业也只能领到结业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出现了不满情绪。贺德全总是耐心开导说:“要自强,要参加自学考试。”最后贺德全通过关系为学生安排了各大医院实习,在实习中,每个学员都受到了实习医院的好评。 

这批学生学习结束后,贺德全还经常关注每位学生,只要谁有困难,他能帮的就尽力帮助。有的要考执业医师的,他就积极帮忙找学习资料,指导同学面试。那届统招班的学生大多分配在各县市及乡镇医院,有些人后来成长为基层卫生院院长,而自费班的学生大多数成为乡村医生。如今他们都把贺德全当成了亲人。

不久前,一位女学生的老公得了胃癌,贺德全得知后,马上帮忙联系上级医院让其得到及时的手术和治疗。 

    ......(以下省略了若干字)

这批学生,有从医的,有经商的,有从政的,看到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表现突出,贺德全感到很是欣慰。因为有贺德全做枢纽,时常通过各种聚会让大家加深感情,同学们相互之间时时联系着,就像亲兄妹,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相互关心。

(三)


1990年10月,贺德全被医院调到办公室当秘书,后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1997年,贺德全被提拔为南平市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他深知这是组织和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同时也意味着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暗暗地下决心:一定好好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决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他分管纪检、监察、人事、审计、文秘、医德医风建设、青年团及对外宣传等工作,一直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理念。

他长期以来,抓好党建促发展,勤政务实谋和谐。 狠抓行风建设,制定规章制度,要求医护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水平,把病人视为亲人,严禁收受红包,严禁推诿病人。他还经常组织医务人员下乡义诊,为农村病患者送医送药上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他创办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自这个服务中心成立后,从被动为病人服务,变为主动为病人服务,赢得广大病患者的信赖,促使医务人员的服务越来越好,技术越来越过硬,形成了良好医德医风,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

他非常关心员工。员工生病,他会陪同工会人员一起买上鲜花前去探望。凡是医院员工或亲属去逝,他都会去慰问。

贺德全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创办了《建阳地区医院通讯》和《南平地区医院通讯》院刊,现改为《南二院通讯》,他负责主编工作。他还主持建院一百周年的院庆活动,主编了医院百年院志。

贺德全一旦发现好的素材,他会加班加点采写新闻,宣传好人好事。20多年来他被多家媒体聘为特约通讯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在中央、省、市、媒体发表新闻报道上百篇,有些还获了奖。如他撰写的杂文《诤言与谗言》被收入《领导科学》丛书;《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中华腾飞”诗文书画征稿评奖活动中荣获三等奖;《我看病人选医生》新闻作品荣获2000年度全国卫生报刊优秀作品(新闻、通讯)类二等奖。

他非常注重员工的品德教育:倡导“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举办各种学习班、 经常给医务人员讲课,以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南丁格尔的誓言”和“中国古代十大名医”的故事。”来激励大家。他还建立了南平市第二医院的门户网站和创建了医院员工QQ群,遇上好的文章,好事,他就会发在QQ群上,供大家学习。他还自己花钱在互联网上创办了《四海论坛》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贺德全很注重对老同志的关爱,倾听他们的呼声,尽量设法为他们达成心愿,他说:“老同志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段人生旅程,一定要善待老人,关心好老年人的生活。”他设立了老年活动场所,如:旗牌窒,乒乓球窒、门球场。还组建了自愿者服务队,定期为老人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因此,南平二院尊老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贺德全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有声有色,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他多次受到表彰奖励,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但面对一次次殊荣,他都认为是对自己的鞭策,并把荣誉当成了自己开拓进取的新起点。
     
贺德全在南平二院工作了三十多年,他当过三任院长的办公窒主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履行了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 。他不计个人得失,以服务群众为乐事,他勤廉、务实、奉献的工作作风和所创造的业绩,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口碑,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在采访中只要一提到贺德全,没有人不说他好的。 

南平二院院长巢毅说:“ 贺德全人品很好,工作很好。”

南平二院的刘副院长说:“贺德全分管着党务,纪检,监察,审计,人事,宣传,共青团及客户服务等工作,任务重,工作繁琐,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注重培养年轻骨干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他一心仆在工作上,处处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工作非常的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在分管客户服务方面工作非常的到位,具有前瞻性,工作很执著出色有亮点。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现任南平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友勋对我说:“我和贺德全,在南平第二医院共事过25年,他的人品是绝对的好,他工作有能力、非常的正直、非常的讲原则、非常有人情味、非常善良。他兼任了十多年的团支部书记和团总支书记,青年团工作干的很出色,他带领团员去检石头来美化医院环境,去采草药来制作药品;他亲手配制生产的各种注射液,都是在自己身上先作试验,确定没有不良反应后才供应给病人用。最感人的是,他把药制作出来后,拿去叫护士给他打,可是护士都不敢打,他就自己拿起针往自己身上打,哇!他那种精神非常的感人!。

“建阳市药监局副局长肖容英说:“贺德全这人挺好的,工作很认真,人很正直,很善良。”

团委书记陈红玉对我说:“贺副书记,心地很仁慈,很朴素,很清廉,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他非常阳光,会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很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他教育年轻人要积德行善,关心他人。他还在会上强调,各科凡有员工生病,遇到什么家庭困难,要及时报告院领导。贺副做人非常的成功,是非常让我敬佩的,是值得我学习的”


( 四)

贺德全他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同情弱者,能帮人的他都尽力去帮助人,他把帮人当做快乐的事来做,他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有一位临时工,被丈夫打骂,伤痕累累。贺德全经过了解,知道她遭受家庭暴力,因她没有文化,说不清楚,也不知法律程序,贺德全就主动帮她写诉状,以至离婚判决时为女方争取了利益。

他认为,做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去年暑假期间,贺德全带着女儿到建阳水南一个餐馆用晚餐,看到一个四川人带个儿童说肚子饿,由于没有找到工作,钱用光了,没有吃饭。贺德全就买来饭菜给那俩父子吃,临走时,他还给那个人100元,那人连连点头表示感谢。饭店老板对四川人说,你今天遇到好人啦,我开店这么久,从来没有看到像他那么好的人。

贺德全教育女儿要有爱心,在街上遇到乞丐,他会让女儿捐钱给乞丐。在女儿读小学时,贺德全就拿出500元以女儿的名义捐给希望工程,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2005年,一位姓邹村民因火灾 烧毁了房子,贺德全得知后就寄去了500元现金和被子、毛毯、衣服等生活用品。

临时工老陈夫妻在医院工作几十年。老家农村无儿无女,是个五保护。医院让她们免费住宿,老陈夫妻先后病倒住院,贺德全不但自己捐款还倡导员工捐款给他们治病。。

七十岁的流浪民间艺人刘墨村,无儿无女,在桥头卖字为生,贺德全见状,捐了200元,他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使许多人纷纷为这位老人捐款献出了爱心。他还为老人买去了衬衫、裤子、羽绒衣及生活用品,老人感激不尽。

有个乡下姓李的农民得了急性阑尾炎,急需手术治疗,可是因为钱带不够,全家人急得团团转,贺德全得知后就为他垫付了两千元,让他及时得到手术治疗,恢复了健康。这个农民非常感激贺德全救了他的命。 

贺德全小学班主任陈老师,家里孩子生病急需用钱,贺德全知道后给他寄去2000元解决了他燃眉之急。

贺德全妻子林建萍从事药学工作,非常贤惠,非常支持丈夫的事业,为了让贺德全能够一心仆在工作上,她包揽了全部家务,教育好子女。有时贺德全因工作不顺心,回家没有好脸色,她都是想办法逗他开心。她在医院人缘很好,平易近人,从来不以领导夫人自居,同事对他评价很高,说她很善良。她当年因为崇拜贺德全的人品,才嫁给了贺德全。贺德全的学生也非常尊敬她,有些男学生说,娶妻要以贺师母为标准,女学生说,我要以贺师母为榜样,当好贤妻良母。林建萍在业务上也不断进取,不断进步,不仅评上了高级职称,还是省卫生系统专家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