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暂停
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男团决赛时,中国队与德国队的第三盘比赛中,许昕输掉了第一局。
第二局比赛时开局不顺,很快许昕3:6落后,临场指挥的刘国正给许昕做出了一个暂停的手势。结果许昕不为所动,还在比赛场上打球。
解说嘉宾刘国梁看到这一幕后,了解队员性格脾气的他,给出了解释:“许昕可能觉得还可以,他有时候下来,也不会有太好的办法,所以,他在咬牙坚持一下,这个时候,你快的话,你可以骗到两三个球。”
最终的结果证明了许昕是正确的,逆袭成功打战胜了对手。在暂停可能也没有办法时,静下心来“熬”一下,或许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手段
暂停是临场调整运动员状态的好方法,其一是作为旁观者,经验丰富的教练员的三两句点拨往往可以扭转战局;其二还有心理作用,有时叫一个暂停没讲什么就可以解决大问题,只是节奏变一下,就解决了根本问题。
一个非常好的教练可以做到点石成金,快速解决问题。比如里皮先生或者是弗格森爵士站在场边指挥比赛时,无论讲点儿什么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讲,就给旁观者安定的感觉——心里特别有底。
自主
就有运动员比赛时一定要看到教练,一眼看不到就手忙脚乱的——他们已经对运动员产生了依赖心理。
看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比赛,有时场上运动员吃紧,但李隼主教练常常选择不叫暂停,而是让运动员自主调整——他更了解队员、更理解比赛。
由于中国队实力强大,输个一两场也没有什么关系,但培养出运动员的阅读和掌控比赛的能力,意义重大。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应该是:必须相互信任,但绝对不要相互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