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取消六一儿童节,并以学生日代替


 

长大后,不存在关于六一儿童节的特别的美好回忆。

对于六一儿童节最多的记忆,莫过于六一儿童节下午免费观看的战争片,所谓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好事,但是那个时候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实在太差劲,看不下去,往往中途就退场了。每个六一儿童节,我都这么安慰自己:反正中途可以退场,去吧!可是最后那一次,当我中途退场的时候,发现门被关掉了,禁止中途退场,必须观看到影片结束才行……

那个时候真是感觉自己比之发现自己处于噩梦中还恐怖,起码如果发现自己处于噩梦之中,只需要使劲捏着脸皮或者用头撞墙,就可以马上醒来。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从此,我再也不敢贪图免费……

除了战争片以外,还有一个节日活动就是儿童舞台节目表演。儿童舞台节目表演,无论真实场景内的还是电视上的,说实话,真不如机器猫好看。无论是否六一,无论你我他,一看到儿童舞台节目表演,出于本能般的立即换台,是必然的、必须的!

千篇一律的六一儿童节,在人生成长的最关键阶段,肯定会构成对于个体创造力的伤害。而这样一个以年龄来区别于成人、老人的概念设置,也同样不利于儿童时期培养个体对社会的融入能力,甚至有碍于个体早期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解能力和对于社会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

六一儿童节,实际是学龄后的儿童节。由于心智成长的不足,那些尚未达到学龄的儿童,实际并不能感受节日气氛并真正领会节日本身的特别意义。而学龄后的儿童,在普及教育的时代,也就包括在学生这一群体之内。

其实,六一儿童节,完全可以其他的更有意义的节日取而代之。

比如,在两天之后的LS,另立节日,命名为LS学生日,不但在校儿童,且只要是学生,包括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等,都可以在那一天集体出动:捡垃圾、扫大街,学生们以此体验到劳动的幸福并培养公益心和自觉爱护环境的正确价值观。捡完垃圾扫完大街,就让学生们有选择性的占领部分路段,唱歌、跳舞、演讲,尽情挥洒,并在特别设置的路边墙壁上进行街头艺术创作和公开言论表达,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激情、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开进行自我表达的勇气等等。在LS学生日,一切机动车辆,遇到学生必须以步行的速度行驶,向学生致敬!同时,必须为学生的公开活动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