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黄赤交角与北回归线纬度的差异


如何解释黄赤交角与北回归线纬度的差异

 

百度百科查询资料可知,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赤道面的夹角是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存在缓慢的变化,这是由于春分点位置的变化产生的。黄赤交角变化的范围在22°00′得到24°30′,变化的周期约为4.1×10^4年。上次黄赤交角最小值约距今2.8万年。近期计算黄赤交角的公式为:

    黄赤交角=23°278.26-0.4684t

其中t1900年起算的儒略年数。黄赤交角正以每世纪约为46.84″的速度减少。20131012正时(2013.0)的黄赤交角为23°2615.3308″。

20181012正时(2018.0)的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23°278.26-0.4684*2018-1900

            =23°278.26-55.2711

            =23°2612.9888

据央视新闻移动网621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天文研究机构21日在云南红河州蒙自市碧色寨,测量并认定我国首个北回归线坐标点。在我国,北回归线穿越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地。夏至这天正午,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有趣现象。

 

来源于央视新闻621报道

中国科学院天文研究机构测定北回归线坐标点蒙自市碧色寨的北纬坐标为23°2755,与百度百科提供的资料计算数据23°2612.9888存在差异,两者相差102.0112142.0112

黄赤交角与北回归线纬度为什么存在差异呢?是地球赤道的纬度不为0°吗?是百度百科提供的资料不科学吗?还是测定位置不精确呢?

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