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深、则恨之切 反跟单交易


写反跟单马上快两年时间了,在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升华中,在赢利与重大回撤的交织循环里。我和我的团队、以及N多共同从事反跟单的朋友们,持续的切磋交流,最终获得了以下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在此将这些内容分享出来,希望这条路上的同行者们,少走些弯路。

 

 

 

在和四面八方同行们的交流时,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聚集到了一个点上,都千方百计致力于寻找一套优秀的策略。总是认为自己现行的交易规则不完善,从而导致的亏损。


我曾经做过一个总结。正常做反跟单的朋友,无论张三李四王五刘二麻子。他们之间的共性,在一切到位的情况中,所做的跟单决策,一定是自己过去经验放大化、理想化的,而且是非常多变的,受自己主观情绪的莫名引导。

 

当设定好一套交易规则之后,随着盘面的跳动,盘手的数据变化。一定会不断的反复的认为(请注意,是不断的,反复的)而事件的逻辑恰恰是这样。今天或者连续几天实现赢利,内心会再一次强化坚定跟单的正确性;明天或者后天出现亏损,而且是较大的亏损,内心会否定自己,在这里值得深思的事情是,是个人都会陷入思维的误区。全然不会考虑是否是正常的回撤,否定当前策略,绝对是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在我看来,这就已经开始偏离反跟单的逻辑了。

 

谁都等不到馒头熟了,一定会不计其数频繁的掀开蒸笼。每一次的掀开从来不会去考虑时间的问题,总是将没熟的原因归结于火不够大,于是不断的去加柴。最终造成的结果显而易见,水干了、锅裂了,馒头永远不熟了。

 

同理应用到反跟单里的结果就是,每一次的盈利都会给自己鼓气,每一次的大亏损都要调整策略。将自己多余的精力消耗在盘手身上,规则身上,分析行情身上,甚至是干涉实盘里。

 

行情是不断前进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他不会以我们主观意志而变化。于是每一次的调整之后,必定是适应历史行情的策略,当新的行情走势出来之后,变化好的策略又会相对落后,更何况掺杂了自我的人性。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还有一个特别有趣儿的事情,谁TM的也不傻啊,都是聪明人,敝帚自珍这句话绝对非常有道理。

 

 

你从我这学点东西,我回去自己研究,等研究出成果来了,你来找我,不好意思,无可奉告。

 

我们这点资金量是撬不动市场的,也没有人会在乎这点东西。我们总是天真的认为,将自己“独家策略”传授给别人会影响自己的财路。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独家策略是什么?都不成熟的条件里,闭门造车弄出来的东西,狗屁不是。

 

所以现在反跟单行业的现象是大家都在找策略,互相打听、互相防备,却又闭门造车。

 

没有几个人去反思、感悟、升华。都将反跟单的失败归咎于策略的不行,滑点的损耗等第三方原因。更有甚者,当提及反跟单的时候,会“呸”一声,觉得这又是一个新的套路。


今天不讲策略、不讲技术,只讲真实写照。



 

 

 

爱反跟单是因为我们的贪婪

 

恨反跟单是因为终得不偿失

 

 

公众号:反跟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