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教授说耳鸣耳聋是指因脏腑失调,气血淤养,耳窍失养,或邪犯耳窍所致的单耳或双耳出现耳内鸣晌,听力减退,甚则失听的耳病。主要包括主观性耳鸣、感音耳聋、伪聋及精神性聋等。
临床资料: 选取2017 年2月一2017年4月在我院科室就诊的耳鸣耳聋患者482例,其中男218例,女性264例,年龄20一73 岁。
辨证论治
(1)风热侵袭型(89例):
开始多有感冒等先趋表现,起病较速,证见耳内憋气作胀和阻塞感较明显,有外声难闻而自觉增强的特点,兼有头痛、口干、脉浮数、苔薄白。治宜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清耳通窍疗法之一: 蔓荆子、生地黄各、,赤芍、甘菊、赤茯苓、升麻各、桑白皮、木通、麦冬、前胡、炙甘草、石莒蒲、路路通加秘制粉剂。(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2)肝火上扰型(82例):
证见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耳鸣耳聋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千、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清肝泻火、开郁通窍。
清耳通窍疗法之二;龙胆草、栀子、黄芩各、柴胡、木通、车前子、泽
泻各、当归、生地、甘草、加石菖蒲、大黄加秘制粉剂。(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痰火壅结型( 69例):
证见两耳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胸闷脘满,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火化痰.开郁通窍。
清耳通窍疗法之三:半夏、陈皮各、茯苓、黄芩、黄连、薄荷、生姜、甘草、石菖蒲、枳实、竹茹加秘制粉剂。(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3)肾精亏损型(118例):
证见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听力逐渐下降,伴头昏目暗,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白淫,食欲不振。舌质红而少苔,脉细弱或细数,治宜补肾填精、滋阴潜阳。
清耳通窍疗法之四: 熟地黄、五味子、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泽泻、茯苓各、石菖蒲、磁石、龟板胶、知母、黄柏加秘制粉剂。(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4)脾胃虚弱型(124例):
证见耳鸣耳聋,劳则更甚,或在蹲下站起时更甚,耳内有突然空虚或发凉的感觉,伴倦息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治宜补益脾肾、升阳通窍,党参、黄芪、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炙甘草、蔓荆子、石菖蒲加秘制粉剂。(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疗效判定及效果
显效:耳鸣消失,耳聋渐愈,其他各种症状也消失者348例,占72.19%。
有效:耳鸣消失,其他症状消失,但耳聋未痊愈者91例,占19.08%。
无效:耳鸣耳聋无改善者43例,占8.92%。
田广儒教授说耳鸣耳聋有虚有实,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细者多虚,少壮热盛者多实,中衰无火者多虚。实者多由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壅结所致,虚者多由肾精亏损或脾胃虚弱而致。各型耳鸣耳聋各有其特点,但在临床上必须结合全身辩证,才能做到辨证施治准确有效。耳鸣耳聋病因较复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进行护理及预防。
耳鸣耳聋患者除了治疗之外应注意: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谨防虚邪贼风侵袭,可预防风热外袭所致的耳鸣耳聋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郁与发怒,可预防肝火上扰所致的耳鸣耳聋
(3):注意饮食调理,以防积滞成痰,避免辛辣食物,可预防痰火壅结所指的耳鸣耳聋
(4):肾精亏损所致的耳鸣耳聋的患者,应注意养息、尤忌房劳过度。预防、饮食与内治并重,增强自身抵抗力,使疾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