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这一仅仅成立3年的互联网新贵,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国内排名前三的电商平台。而最近拼多多也向美国证交会递交了招股书,准备登陆纳斯达克,估值更是高达240亿美元,这在群雄争霸的电商业中,无疑于上演了一场黑马的逆袭。而至于为什么拼多多能够成长这么快,很多人认为是拼多多带给了人们消费公平,但拼多多一路走来,一直伴随着“假货”风波,可谓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那到底拼多多是不是“消费升级”呢?
在7月16日更新招股书后,不仅显示腾讯、红杉分别增持了拼多多2.5亿美元的股票,不少机构对其的估值也相应的进行了调整,目前拼多多的最高估值可达240亿美元,这在时下互联网公司的上市潮中,着实引人注目。而拼多多常挂在嘴边的“3亿人”,也的的确确达到了2.95亿,这样的活跃用户量级,已经与京东的3.018亿极为接近。但是,伴随着快速增长,拼多多的负面消息也越来越多,根据相关数据,2016年拼多多以13.12%的投诉量高居行业第一,而投诉的原因主要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货不对版等在内的产品质量问题。
这一次上市前再一次引起舆论争议的也正是假货问题。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一家名为Daddy’s Choice的纸尿裤制造商在美国对拼多多提起了商标侵权诉讼,原因是拼多多允许销售其仿冒产品。Daddy’s Choice表示,当他们去年第一次进行投诉后,拼多多虽然很快便撤下了未经授权的产品,但很快仿冒产品再次出现,之后Daddy’s Choice再怎么投诉,拼多多都没有采取相关行动。以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拼多多都在面临着严峻的“假货”问题,而针对这方面的指责,在其提交招股书后,更是日渐变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起初人们都认为拼多多能够带来“消费公平”,其通过多人拼团而实现低价的购物模式,以及专注于三四线、五六线城市市场的发展方向,满足了更多人的消费需求、完成了更多人的消费意愿,不但让人们的“获得感”完美落地,同时也让市场开始了一次重要的变革。但是,当人们发现千辛万苦、呼朋唤友才买来的产品居然是假货的时候,拼多多无疑成为了一个“恶人”,对于这样的“恶人”,市场和消费者向来都是口诛笔伐的。
尽管面对的风波不断,拼多多在打击假货方面的决心还是值得肯定的,宁可与商家闹翻,也要将自身的姿态摆正,这或许是其还能继续扩大市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原因,毕竟人们都相信“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拼多多的面前,是一个更为庞大的市场和更为广阔的前景,而想要在赴美上市后稳健发展,打击假货这个艰巨的任务拼多多还真的需要尽快、彻底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