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对中国大豆供应的影响
未来7个月,世界各国大豆的供应量及可对中国的出口量。自3月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国内加工企业进口大豆转向了南美及其他国家,目前采购美国大豆的心态几乎是零。若剔除美国和巴拉圭的供应,全球未来7个月可对华出口量极值之和4150万吨。中国去年同期所需压榨大豆5400万吨,相当于缺口至少1350万吨。
目前中国9月以前的大豆几乎买满,但10月以后的船期非常少。即10月之前大豆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10月之后会存在很大问题。
增税前后豆粕成本变化对比
在贸易战的影响下,预计CBOT价格在850附近变动,不会超过900。
以850为例来看,豆油价格为5650时对应的豆粕成本在不加征关税时为2460,加征关税时为3340,成本增加880。虽然南美没有加征关税,但也会受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坐地起价。南美大豆的升贴水报价已自端午节前的150翻倍至当前的330,以升贴水300来计算,则巴西3%关税下的豆粕成本为2790。据此,可以推算出压榨利润为零的情况下,豆粕成本价格大约在2800-3340之间。
今年国内压榨利润因贸易战的影响相比往年较高,大多数在100或150之上,甚至超过300。压榨利润的增加会相应提高豆粕的成本,所以基于利润考虑,豆粕的价格区间可再增加100-200个点,即在2950-3450之间较为合理。
以上从量的角度阐述了贸易战对国内期货价格的影响,接下来再简单讲一下国内外产业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不敢进口美国大豆,以南美进口为主,南美升贴水非常坚挺。预计后期美国大豆将出口到其他国家,再由其他国家出口到中国。 2、美国大豆的缺口无法由其他国家补齐。 3、 中国大豆进口具有季节性,一般是4-10月以进口南美大豆为主,11-3月以进口美国大豆为主。目前中国9月以前的大豆几乎买满,但10月以后的大豆还未买齐,如若贸易战一直持续,后面势必会存在一定的供应缺口。需关注贸易战后续演绎问题。 4、南美进口美豆压榨,之后再由南美出口到中国的操作可以进行,但价格也不会便宜,需要有利润空间。 5、中国不允许直接进口美国豆粕,美豆没有办法在美国压榨化为豆粕出口到中国来。前段时间中国新出了直接从印度、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进口粕类的政策。有人会疑问可不可以美豆出口到上述周边国家压榨,再进口到中国。由于目前大豆压榨产能的限制,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要1、2年之后。 6、若放开南美豆粕和豆油的进口虽可弥补缺口但成本也不会太低,料不会对价格形成大压。 7、全球种植结构将发生变化,南美增面积,北美减面积,但是半年内并不会出现好转。
国内养殖消费概况
生猪:前两年养殖利润较好,养殖户没有太大资金压力,即使上半年猪价低迷,养殖户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减少存栏,资金量可以抗半年时间。但利润下降导致投喂比下降,猪料消费略减。若后期猪价稳定,则对猪饲料的需求也会稳定,不会太差。下半年,仔猪逐渐长成为大猪对饲料需求也会有提振。
禽类:养殖户今年补羽心态和趋势未变,预计今年鸡的量后期会慢慢起来,禽料消费略增加。
水产:去年到今年水产利润维持较高利润,下游养殖户投喂积极,预计水产消费大幅增加。
1、短期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加剧和延长了豆粕炒作的时间和幅度。 2、6月底面积报告出台后没有较3月出现太意外情况,已经奠定北美供应基础。 3、南美减产奠定了对美豆单产敏感度提高的基础。 4、国内现货需求尚未完全跟上,现货弱期货相对强,基差弱。
在豆粕受贸易战影响的大环境下,菜粕相比豆粕的变化弹性会更大。
菜粕消费情况——添加比例
菜粕添加比例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价差关系,变化弹性较大。以目前价差水平,菜粕添加比例较高。今年国产菜籽大幅减少,预计最多300万吨。国产菜籽全部进小榨,大概3成青饼(全部进饲料),7成黄红饼(20%-30%进饲料),折算下来大概85万吨左右可以进饲料。
正常情况下,菜粕的消费需求在800多万吨,需求较少时为300多万吨,而今年三种菜粕来源的总供应量在400多万吨。若菜粕下游消费需求发生大的变化,则会对整个供需关系形成较大的弹性影响。所以,豆菜粕的现货价差及盘面价差会影响菜粕是否回走出独立行情。前段时间,豆菜粕价差比较大时,发现菜粕的弹性比豆粕要大,盘面表现力度也比豆粕强。
另外,今年杂粕较往年具有竞争优势,棉粕和花生粕的性价比还可以,因此今年饲料中杂粕的添加比例较高,进而间接影响了豆粕和菜粕的使用量。
1、豆粕存在较大的支撑和炒作的可能性,菜粕也同样。 2、需求端好。水产需求今年很好。豆菜粕比价决定了菜粕添加比例会提高。 3、进口供应没有出现大幅增加。 4、目前,对国内菜籽的关注已经很少,因为国产菜籽绝对量已经很低,再减少的幅度有限,对供需关系影响有限。 5、菜籽进口榨利持续走好,并且长期好于大豆,有可能会刺激产能的增加和压榨的增加 ,需跟踪加拿大的供应和报价情况。 6、美豆没有利多问题,豆粕价格走低,会间接影响菜粕需求。 7、杂粕性价比高,替代一部分菜粕。
交易机会探讨
单边:
豆粕:贸易战下易涨难跌,以前面计算的成本为参考,可能在3000-3300区间范围较大概率。3000附近可逢低做多,3250附近考虑止盈。
油脂:底部震荡,若原油价格维持在75美元以上,才有可能促使油脂打开上涨空间。菜油在成本附近逢低进多,棕榈油则逢高做空。若原油维持现在拉升态势,不建议在油脂甚至整个农产品上作为空头配置。
套利:
菜油9-1:维持反套观点
菜油-豆油:中长期扩大。但短期存在贸易战问题叠加价差已经拉大,当下不是最好机会,建议等待时机。
菜油-棕榈油:中长期扩大。跟菜豆问题一样。
豆油-棕榈油:扩大。不建议追进,可等待回调进。
豆油1-5:贸易战下的正套格局。
菜粕9-1:50-120之间变化。
豆粕1-5:贸易战下正套逻辑,但价差已经走远,老单可持有,新单不好入场。
菜粕1-5:偏正套,菜粕1月合约绝对价格较有优势。
豆粕-菜粕:贸易战下,不好做缩小。
想代理国内期货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18137475817 同微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