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中美家长与孩子竟然都大相径庭?
----昨天几个朋友谈一个男子竟然因为邻居孩子玩自己家的水而将其砍死新闻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无所事事而与几个朋友聊天,大家说到了最近的新闻;一个男子竟然因为邻居家孩子而玩自己家的自来水,结果将这男孩子活活砍死。大家说今天的中国人咋疯了,就这竟然能打死人;这难道不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吗?我说这方面的新闻太多了,前几天《湖北经视》报道的一个新闻不是也这样吗?一个小女孩子正在玩积木,突然间一个七岁的男孩子路过;他竟然动手推了这积木一下而跑开了。当然这玩积木的小女孩子哭了,而这时只见这女孩子的男家长气冲冲追赶这跑着的小男孩子;赶上去后飞起一脚将这男孩子踢飞起来了。如果碰到什么东西,这孩子能有命吗?自然这时旁边的老师也不愿意了,于是报警了;而这男子竟然说自己只是吓一吓孩子,根本没有用劲。而前些天也是这个台,播放的是一个游泳教练追打一个也是七岁的小男孩;而且还是在游泳池中打。这时这男孩子的男家长不愿意了,于是冲上去又将这个还在大学读书的兼职教练打了;自然最后也是报警。在这样的暴力横飞的现实面前,我脑海里却浮现出美国家长与孩子的画面。
我原来的文章说过,美国人对孩子委屈的方法完全不同;说是一位刚刚才参加幼儿园工作的小女孩子,放学时忘记清点人数而将一位睡着了的孩子忘记了;于是带领其它孩子上车走了,于是幼儿园关门了。可最后是这家长没有接到自己的孩子,于是找到了幼儿园;结果这被找到的孩子很委曲,嚎头大哭。自然这失职的小老师也是哭,因为自己这是多么的失误呀。然而这家长不仅没有责骂老师,反而是要自己的孩子去抱抱这哭着的老师;这家长说“宝贝,你看你的老师多么伤心呀;你是不是应该去安慰一下老师呀”。这孩子于是忘记了自己的委曲,马上赶上去抱着还在哭的老师;竟然安慰起老师不要伤心。在这样的双方情感交流中,你能说这失误的老师能不永远记住自己的错误吗?而更可爱的是这孩子,在自己这么委屈中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委屈;而是应该安慰自己的老师。这就是美国社会的美国人,他(她)们不是通过武力为自己打抱不平;而是在相互关心中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果这要是遇到中国家长,是不是闹到天翻地覆为孩子鸣不平;而孩子在家长的助威声中,是不是更加感觉到自己委屈了。在这样的对比文化中,什么社会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加爱人难道不是一目了然吗?
是啊!在对待孩子受挫折的事情上,中美家长是泾渭分明;当然中国的家长不仅包括父母亲,而且还有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而美国的家长千篇一律地只是父母亲,很少见到有老人带孩子的美国现象。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家长更愿意帮助孩子包揽一切;所以不让孩子受丝毫的挫折是中国家长的共同点。所以当看到有人强加于自己孩子挫折时,肯定是恼羞成怒而出面帮助孩子找回自尊心。然而美国的父母则是从小就让孩子独立自主,不会让孩子生活的太安逸;有的美国父母甚至会给孩子‘搞事情’。所以有时候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一起玩,最后孩子摔倒了;中国家长肯定是第一时间去扶。然而美国家长却不让去扶孩子,而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即使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要自己克服。
大概是美国孩子少的原因,所以美国孩子很寂寞;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在美国遇到不少美国孩子有忧郁症的表现。然而与孩子相反的是美国成年人,大家竟然喜欢作弄与开玩笑;所以我总是遇到美国父母亲爱作弄自己的孩子。有时我带孙子上公园,这美国人竟然也喜欢与我孙子开玩笑;所以我还真的不习惯。后来才知道,原来美国人这才是真的放松;在工作时全身心工作,所以美国人的工作态度与效率远高于我们中国人;这也是美国人上班不会玩手机的原因。正是因为身心疲惫不堪,所以美国人玩起来也是疯狂;这也是美国人竟然经常性作弄孩子的原因,因为这也是转换情绪的一种途径。反而是如果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打架,肯定不会出现美国家长为自己孩子的事;而是教育孩子不能打架,甚至马上就要孩子拥抱对方等来消除彼此之间的怨气。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美国社会很难将美国人喜欢在全世界打仗的事联想起来;因为美国人的脾气相当平和,根本就没有爆发战争的暴力之气。倒是在中国社会经常能见到为孩子打架斗殴的,所以说全世界喜欢打仗的应该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难道我们这能见到孩子都飞踢一脚的人还是爱好和平之人吗?
正当我与朋友谈论准备写这篇文章之时,这位朋友手机里竟然有四川遂宁的一次视频;看到的是一位男子因为在车上坐着被一个来回跑的孩子踢了一下,于是这男子起身抱摔这男孩。而且这男子还称,让男孩安静时其反用脚踢令其愤怒故动手;所以周围的人都“就算调皮也不应该下这么狠的手”,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的中国人。
我不明白,我们这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是那么和平共处的人;为何对别人的孩子调皮却是这么深恶痛绝。因为这么暴力对待孩子的事,起码在美国社会是见不到;这就是中美两个社会里竟然产生出两个极端的人群。对自己家的孩子特别溺爱,而对别人家的孩子调皮就恼羞成怒;这能是平和心态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