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的政府组织权力结构形成原理


谈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的政府组织权力结构形成原理

 

一、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的政府组织产生原因

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生存合作过程中产生这表现在每个社会成员时刻活动在各种社会组织中。例如,很多人每天12个小时左右的睡眠与就餐时间是在家庭中休息,每天8个小时左右的生产劳动时间是在某个经济组织或生产合作组织中劳作,每天4个小时左右的休闲活动时间是在家庭或某个服务性消费组织中休闲娱乐或学习。

最基本、最原始、最简单的社会组织形态是生存性合作组织,如原始社会的氏族,阶级社会的家庭。合作组织产品主要是用于满足合作者的需求。

当合作组织的生产活动转变为以满足社会交换需求为目的时,合作组织就转型为经济组织,如个体经营户、家族企业、股份合作企业

经济组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合作组织,特殊性表现在:1.具有主动寻找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服务意识;2.具有维持生产能量运动循环的生存发展意识;3.具有认知社会需求的能力满足社会需求意识的表达能力。

社会合作组织是社会经济组织与合作组织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共同成立的组织,如,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社会合作组织,解决对外贸易问题的社会合作组织,解决纠纷仲裁问题的社会合作组织,解决卫生防疫问题的社会合作组织,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合作组织,解决安全保卫问题的社会合作组织,解决水利建设问题的社会合作组织等等。

在所有社会问题中,有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可以帮助很多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多帮助,如水利建设。有的社会问题的恶化会阻碍很多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社会有很大影响,如国防安全。因此,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筛选,集中社会资源,优先解决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这一需求产生各种社会合作组织解决社会问题行为的领导需求。

有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多资源,如国防建设。有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合作,如卫生防疫因此,还需要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工作和社会合作义务的落实工作进行管理。这一需求产生各种社会合作组织解决社会问题行为管理需求

每种社会问题都对应一种社会合作组织。为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经济组织与合作组织需要给每种社会合作组织提供工作费,需要考核每种社会合作组织的工作成果,需要审计每种社会合作组织的费用收支情况和完成解决社会问题任务的成本情况,需要关注每种社会问题的发展情况与解决方案实施情况等等。这些需求产生对各种社会合作组织解决社会问题行为财务管理与考核管理需求。

因此,社会经济组织与合作组织需要选派代表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共同协商解决对各种社会合作组织解决社会问题行为的领导与管理问题,从而产生领导与管理社会合作组织的机构——政府。

 

二、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的政府组织权力结构形成过程

解决社会主要问题的意识和对各种社会合作组织的领导管理意识贯穿政府行为的始终。所以,政府的工作体系是在解决社会主要问题和管理社会合作组织的社会意识表达过程中产生。

首先,对社会合作组织的领导与管理需求意识促使每个社会经济组织与合作组织选派代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对社会合作组织的领导与管理方式,从而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机构。

其次,解决社会主要问题的需求意识促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机构建立认知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问题感知和调查工作体系

每个经济组织都有认知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意识形成与表达系。每个社会合作组织都有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意识形成与表达系。每个合作组织都有满足合作需求的意识表达系。所以,每种经济组织与社会合作组织可以按行业分别选举代表成立各种行业委员会,作为各行业社会需求或社会问题认知与表达工作的管理组织。各地居民区住户按社区分别选举代表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各地居民社会需求或社会问题认知与表达工作的管理组织。

各行业委员会与各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代表,共同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机构的社会问题调查委员会。这些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对各行业存在的社会问题非常了解。社会问题调查委员会成立各个工作小组对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进行调查,从中找出导致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问题,并把这一根本问题作为解决所有社会矛盾的主要矛盾。

社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形成方式与工作运行机制共同构成社会主要矛盾认知工作体系。

其三,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意识促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机构建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方案的研究与决策工作体系。

社会问题调查委员会找到产生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本问题后,就要进行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研究。在找到解决根本问题的几种方法之后,还要进行可行性实施方案研究,找到几种可行性实施方案送交人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选定的实施方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发布实施。

这就要成立解决社会主要问题方法的研究机构,形成解决社会主要问题方案的研究与决策工作体系。

其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需要各种社会资源,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机构需要建立资源分配方案决策工作体系。

资源分配决策工作需要在保障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行为的资源供应的同时,能够兼顾解决其他社会矛盾行为的资源供应需求。因而,资源分配决策工作需要根据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任务要求,评估判断各个时段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资源需求情况,确定资源分配比例,然后在评估资源拥有能力情况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资源分配方案。

所以,资源分配决策工作需要建立评估各社会合作组织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和资源需求情况的评估工作体系,评估社会经济组织提供各种资源生产供应能力的评估工作体系。每个评估工作体系都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建立有效的社会问题存在状态参量测量体系、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参量测量体系、资源生产供应能力与消耗情况测量体系,并在测量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进而根据解决社会问题的需求情况对资源消耗量进行年度预算。

人大常务机构根据这些评估部门的预算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性情况,确定社会资源的分配方案,并建立审计部门监督预算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保证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

这个资源分配需求意识的表达过程,产生了资源分配决策工作体系。

其五,社会经济组织与合作组织共同合作解决社会问题,就要共同负担解决社会问题的费用。在确定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预算需求后,就要确定预算费用的来源,这一来源主要是税费。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常务机构需要成立税费负担分配决策工作体系

税负分配决策工作需要成立各个评估小组,对每个解决社会问题行为产生的各行业受益情况进行评估,再根据解决社会问题的预算费用和各行业受益比例计算各行业的税费负担。最后汇总,形成各行业的税费总额。各行业的税费总额分摊到产品或劳务价格中,产生各行业产品或劳务的税率。

这个解决社会税负分配问题的意识表达过程,形成了社会税负分配决策工作体系。

其六,在确定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案、社会资源分配方案和税负分配方案之后,人民代表大会就要解决落实各项决策的行政问题。落实决策的行政需求促使人民代表大会成立行政机构行政机构在落实各种解决社会问题方案过程中形成行政工作体系。

为保证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顺利实施,所有社会合作组织都要纳入行政机构的管理范围。接受行政机构管理的社会合作组织随之转变成为行政机关解决社会问题的基层单位,称为事业单位。

每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以法律法规条例等形式表现,如解决立法问题的《立法法》,解决行政问题的《行政法》,解决教育问题的《教育法》,解决税务征收问题的《征税法》,解决毒品泛滥问题的《禁毒法》。每个解决社会问题的行政事业单位都要依法解决问题,其行为要依法接受行政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当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社会合作组织都纳入行政机构的管理范围之后,行政机构的工作体系就形成了一个能量运动循环,具体表现为:税务部门依法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税负分配的决策,向各行业经济组织征收税费交付国库财政部门依法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资源分配方案的预算决策,给各个行政部门提供预算资金各个行政部门动用预算资金组织基层单位解决社会问题基层单位解决社会问题的成果给各行业经济组织创造更多收益获得收益的各行业经济组织依法按税率交付税费,从而形成完整的能量运动循环。

这一能量运动循环使行政机构的行政工作体系具有自组织发展的能力,从而使行政机构具有控制整个政府组织的力量。

如果把行政机构的税收部门和国库独立出来,成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税收执行机构,那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就拥有控制行政机构的力量,使整个政府组织成为拥有自组织发展能力的能量运动循环系统。而行政机构只能成为依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的存在。

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的控制需求意识产生建立独立的税收机构的行为。

其七,行政机构落实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工作体系形成后,人民代表大会还需要对行政部门基层单位的工作成果进行业绩考核,进而评估行政部门的工作业绩还需要考核行政部门的成本与工作效率还需要监察行政工作人员的执法情况,考核行政工作人员的贡献系数,从而作为对行政工作人员奖罚依据。这些考核奖罚需求监察需要,促使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监察机构。

监察工作需要根据解决社会问题的内容和任务要求标准设计监察内容与考核标准;需要拥有测量解决社会问题成果各种参量的测量工作体系;需要拥有监察执法情况的举报督查工作体系;需要拥有对考核奖罚管理工作进行审核性监察的考核监察工作体系。这些需求促使监察机构根据各个行政部门的特点,分别建立监察工作体系。

其八,解决社会问题的行为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合作。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主要以法律、法规和条例等形式表达,企业组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居民的违法行为是对解决社会问题行为的破坏,因此,需要成立检察机构对社会成员与社会组织的违法情况进行检察。这一需求促使人民代表大会成立起诉各种违法行为的检察机构。

其九,社会组织与社会成员的违法问题、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纠纷问题、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的违法问题和行政部门之间的执法冲突问题等,都需要仲裁机构依法进行裁决,或审判机构依法进行判决。这一需求促使人民代表大会成立集仲裁机构与审判机构为一体的法院进行仲裁与审判工作。

其十,法院对违法行为判决之后的执行工作、各种矛盾纠纷裁决之后的执行工作、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监狱管理工作等需要司法机构进行执行管理工作。司法机构的执行管理工作应该独立,直接受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和监督,从而保证法院判决的执行管理工作做到严格、依法、文明、科学、公正。

综上所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是政府组织的决策机构,这一决策机构拥有决策工作体系和信息收集与处理工作体系。决策工作体系包括:社会问题感知和调查工作体系,解决社会主要问题方案的研究与决策工作体系资源分配决策工作体系税负分配方案决策工作体系等。信息收集与处理工作体系包括: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和资源需求情况的评估工作体系各种资源的生产供应能力评估工作体系社会问题存在状态参量测量体系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参量测量体系资源生产供应能力与消耗情况测量体系等。

行政机构、监察机构、检察机构、法院、税收机构和司法机构是政府组织落实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

 

三、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的政府组织工作运行方式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政府组织的职能是领导各种社会合作组织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意识贯穿了政府组织工作行为的始终。所以,政府组织的工作原理就是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意识的形成与表达运动方式。

观察政府组织权力结构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政府组织的工作运行方式表现为解决社会问题需求意识的运动循环具体运动过程如下

1.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行业委员会产生解决社会问题的需求意识这一需求意识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产生认知社会问题和寻找解决社会问题方法的需求意识

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对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决策产生行政机构的执行需求意识,这一执行需求意识促使行政机构产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行政工作体系

3.解决社会问题的行政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产生检察需求意识这一检察需求意识产生检察机构的检察工作体系

4.检察机构对违法行为的检察结果产生起诉审判需求意识审判需求与矛盾纠纷仲裁需求产生法院的仲裁与审判工作体系

5.仲裁与审判结果产生的执行管理需求产生司法执行管理需求意识这一司法执行管理需求意识产生司法机构的司法执行工作体系

6.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对各种执行机构的控制需求意识产生税收管理需求,这一需求产生税收机构的税收工作体系。

7.行政机构、检察机构、法院司法机构和税收机构的业绩考核需求和执法监督需求产生监察需求意识,这一需求意识产生监察机构的监察工作体系

8.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落实决策的行政执行情况的认知与考核需求,产生领导和监督监察机构工作的需求意识,以及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行业委员会了解政府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的需求意识,这二个需求意识促使监察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行业委员会产生及时向人民代表大会反馈社会问题的行为。这种反馈行为产生新的解决社会问题意识运动,从而形成解决社会问题需求意识运动循环。

以上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意识形成与表达运动循环表明,人民当家作主社会政府组织的权力构造方式表现为权力制约循环,从而使政府工作具有稳定的权力运行结构。可以简要表述如下:

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行业委员会负责感知社会问题的存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组织机构负责认知社会问题和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行政机构负责落实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检察机构负责检察和起诉各种违法行为;法院负责违法行为的审判工作和矛盾纠纷的仲裁工作;司法机构负责执行和管理法院的判决、裁决和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税收机构负责税费征收工作。监察机构负责监察行政机构、检察机构、法院司法机构和税收机构的执法情况,以及工作业绩考核与行政成本考核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对监察机构的工作进行领导和监督。监察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行业委员会负责向人民代表大会反馈社会问题存在状况和政府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

人民当家作主型政府权力结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在认知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意识形成与表达过程中产生,而且,政府所有机构的工作体系都是围绕解决社会主要问题的中心要求而建立,因此,人民当家作主型政府组织具有极其稳定的权力运行结构,和强大的解决社会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