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两项死亡率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人口预期寿命出现前所未有的下降。其中美国最为特殊,是被“系统性问题”导致。法国《世界报》甚至报道称“美国,北方国家(发达国家)中的病夫”。
美国历史上前几十年未见
《世界报》2018年8月16日引述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称,美国患有“系统性疾病”,其他发达国家都应引以为戒。第一项研究由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伍尔夫教授(Steven Woolf)主持,揭示了过去17年中美国中年人死亡率显著增加,以及2012年以来美国人预期寿命的停滞不前、2015年起持续下降。
第二项研究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胡教授(Jessica Ho)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亨迪教授(Arun Hendi)联合做出的,他们发现与2014年相比,包括法国在内的12个发达国家2015年居民的预期寿命显著下降。不过,除了美国和英国,其他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在2016年均有反弹,抵消了消极数据。
根据研究报告,美国人2015年和2016年预期寿命接连下降。2014年是78.6岁,2016年是78.3岁。美联社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人2017年寿命出现了新的下降,这是连续第3年——在美国历史上之前几十年从未有过。
毒品和药物使用多度
为了分析这一点,伍尔夫与合作者们按照种族比较了25-64岁美国人口的死亡率特征。他总结道:“1999到2016年间,包括白人、美洲印第安人的死亡率均有上升。其他3个种族(黑人、拉美裔和亚裔)的死亡率在此期间先是下降,2009-2011年间稳定,此后上升。”
药物使用过量是所有族裔死亡率增加的首要原因。使用毒品和药物使用过量导致美洲印第安人死亡率增加410%以上,黑人增加150%,拉美裔增加80%。
19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政府批准类吗啡的含阿片镇痛剂进入市场流通。统计称目前超过200万美国人对此类药物有依赖症,并导致每年数万人死亡。
不平等使一部分人早死
《巴黎人报》报道称,疾病导致的“中年死亡”的增加引起了伍尔夫的关注。12种疾病导致25-64岁的印第安人死亡率增加:高血压+270%,肝癌+115%,病毒性肝炎+11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00%……自杀、酒精或非酒精性肝炎、脑肿瘤、呼吸道疾病、代谢系统疾病,以及肥胖均为增加中年死亡危险的因素,进而导致整个美国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报告作者认为,美国人健康状况的恶化是有“深层和系统性原因”造成:收入、教育的不平等,社会分化,压力导致严重恶果。另外,全民医保的缺失、合法持枪,以及高肥胖率均为美国人的身心健康埋下隐患。
波士顿学院流行病学家朗德里根(Philip Landrigan)没有参与研究,但他对作者“非常扎实”的工作表示赞赏,他补充说:“数据并没有决定性说明美国人健康状况恶化的深层次原因。但很明显,当人们创造出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时,同时会创造出一类人口,一类预期寿命减少的人口。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最贫困的人也是最多的暴露于铅、杀虫剂、空气污染等几乎所有环境污染物中的人群……这个潜在因素经常被忽视。”
另外应当注意的是,虽然美国人预期寿命减少,但其吸烟率目前正处于历史最低水平:2016年约15.5%的成年人为烟民;饮酒量仅略微上升:14岁以上者的饮酒量1999年为8.25升/年,2015年为8.8升/年。
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
胡教授和亨迪教授的研究强调了美国在经合组织18个成员国中的独特性。2014到2015年间,12个发达国家预期寿命显著下降,女性-0.21年,男性-0.18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系统、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精神障碍类疾病,主要影响65岁以上人口。流感疫情被考量为重要因素。而在美国,预期寿命的减少“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下”,同时流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引人警醒
报告作者指出:“在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初,国民预期寿命的持续性显著增加是所有发达国家的重要特点”,但包括美国、法国和英国在内的12个资本主义强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最近同时减少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转折点。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Institut Max-Planck)的人口学专家Domantas Jasilionis的报告指出,虽然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峰可以归因于流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尤其是对老年人,然而“最富裕、最先进的国家的医疗系统竟然无法应对这一问题,导致数十年来首次出现寿命减少。这可能是更深层次问题的征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在医疗、卫生、营养和教育等方面的改善,以及抵制吸烟等公共健康举措带来了人口寿命和预期寿命的持续上升。1993年的艾滋危机是美国近百年来第一次预期寿命下降,2015年至今是第二次。
伊利诺伊大学老龄化研究专家Jay Olshansky在2005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预测了“美国神话”即将逆转,其一大标志就是“预期寿命增加的时代结束”。其观点一度引发激烈争议。
寿命延长就一定要延迟退休?
作者:刘植荣
2016年2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人社部将于2016年拿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人社部曾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
显而易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希望推迟退休,因为他们工资高,福利好,在职就有一定的地位,自己的事儿就好办,工作也相对轻松,甚至还有机会享受“三公”消费,搞点“灰色收入”,巴不得永不退休,“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国企老总们也不想退休,因为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薪,退休后几代人领养老金也赶不上自己在职时一年的收入。对那些盼望到退休年龄能领点养老金糊口的下岗职工来说,对那些累死累活一个月挣一两千元的人来说,哪个不希望早些退休?
腾讯网曾对延迟领取养老金问题进行了网络调查,有240万人参与,98%的人不愿意延迟退休,96%的人反对推迟退休年龄。与此同时,在人民网关于弹性延迟退休问题的调查中,也有93.9%的网友反对延迟退休,只有2.4%的人表示接受。
人社部提出的推迟退休年龄的理由之一就是中国人的寿命延长了,并列举少数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比我们高,认为我们应该与国际接轨。中国人的寿命延长就一定要推迟退休年龄吗?
不错,世界上极少数国家把退休年龄定在65岁以上,但大多数国家定在60岁左右。例如,科威特为50岁;意大利57-65岁;希腊58-65岁;日本60岁;法国60岁;印度60岁;巴基斯坦60岁;越南男60岁,女55岁;俄罗斯男60岁,女55岁;白俄罗斯男60岁,女55岁;乌克兰男60岁,女55岁;乌兹别克斯坦男60岁,女55岁。也有的国家采取灵活的退休年龄,规定养老金交满多少年后就可以退休。例如,芬兰52岁退休每月可领养老金1596欧元;美国参加401k养老保险计划的职工,55岁就可以退休。
提出推迟退休年龄,不能只看到少数国家退休年龄比我们高,却不分析人家的退休年龄与寿命和工作年限的关系。其实,一些国家把退休年龄定在65岁或以上,那是名义退休年龄,只是退休的一个条件,如果工龄或养老保险交费达到规定年限照样可以退休,不必等到名义退休年龄。例如,意大利法定(名义)退休年龄为男65岁,女60岁,而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为60.4岁,男61岁,女59.8岁。
我们先看寿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为73.3岁,世界排名第80位,仅高于非洲、太平洋岛国,以及其他地区有限的几个国家,甚至连利比亚、叙利亚、越南、巴勒斯坦、马来西亚、委内瑞拉、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都不如。
读者一定要清楚,73.3岁是2010年出生的婴儿的预期寿命,不是2010年人口的平均寿命。一般来说,出生得越早,寿命越短,这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及劳动强度的减弱有关。中国60岁退休,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为13年。2010年日本人口的预期寿命为83.2岁,60岁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为23年,几乎是我们的两倍,即使日本把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他们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与我们现在的相当。
工作年限不仅取决于退休年龄,还取决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由于中国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我们很多人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而发达国家大多读完大学或职业学校才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联合国的报告,中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发达国家一般都在10年以上,挪威12.6年,新西兰12.5年,美国12.4年,德国12.2年,澳大利亚12.0年,以色列11.9年,瑞典11.6年,韩国11.6年,加拿大为11.5年,日本11.5年,法国10.4年。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口占2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中国仅为38.4%,而欧美不少国家达到了80%以上,捷克为99.8%,德国97.2%,美国89.7%,挪威为87.3%。
我们按中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为18岁计算,到60岁退休要连续工作42年,工作年限占预期寿命的66.1%。日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比我们长4年,同样是60岁退休,日本人只工作38年,工作年限占寿命的45.7%。
受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确实有几个国家试图提高退休年龄,但遭到了工会和民众的强烈反对。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决定把退休年龄从2012年起延长4个月,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抗议活动。在任总统萨科齐在最近这次总统大选中败给一个从未在政府担任过要职的“无名小卒”,这与他试图推迟退休年龄4个月不无关系。奥朗德上台后,立即宣布恢复60岁退休,这才平息了民怨,社会局势得以稳定下来。
德国人的平均退休年龄原来是65岁,德国政府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用12年的时间把退休年龄延长一年(一年延长一个月),然后再用6年的时间把退休年龄延长一年(一年延长两个月),到2030年把退休年龄延长到67岁。即使如此缓慢地推行,也同样遭到了学者和工会的尖锐批评,认为这不但是变相缩减养老金,也会阻碍年轻人就业,挤压年轻人的发展空间。据此,德国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也很难贯彻下去。实际上,由于德国退休年龄很有弹性,现在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也只是60岁左右。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居民预期寿命增长缓慢,休闲享受的时间也并无增加。可以说,我们的GDP是以牺牲百姓的健康和幸福换来的。1978年越南人口的预期寿命为53.0岁,至2010年增长到74.8岁,32年增长了21.8岁。而中国这32年的预期寿命仅增长了6.8岁,从66.5岁增长到73.3岁。
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生产力,解放劳动力,让劳动者享受更多的休闲时光。在中国人工作年限占寿命比重过高、就业压力仍然严峻的情况下,提出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这是不合时宜、不符合广大劳动者意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