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为“黄宏与宋丹丹们”平反吗?


  自从《人民日报》将生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以来,社会各方面对生育问题也是越发关注与重视。不仅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奖励政策,鼓励生育二胎,一些专家学者们也是积极为生育二胎献计献策,社会对生育二胎问题的重视超出了任何时候。

  也有出“馊主意”的。比如有专家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该专家同时建言,向丁克家庭征收未来的社会抚养费,认为人老了之后光靠钱是没用的,还是需要年轻人,别人家的孩子来照顾。这些丁克家庭老了之后没有后代,是要占用社会资源的,所以将来要对丁克家庭进行征税。

  如此的“馊主意”自然是引来讨伐声一片。以至该专家不得不改口表示,生育基金应该由国家出钱,而丁克家庭则不应该鼓励与提倡。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提倡与鼓励丁克家庭的。这也表明在“生二胎”的问题上,一些专家们的建议是多么的不靠谱。

  由于婴儿出生率的下降以及新生人口数量的下降,生育二胎或多胎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人们生育的意愿。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高价房、高消费导致的生育以及抚养成本的高企,让国人难以承受的问题。一套高价房就毁掉了一个家庭两代人甚至是三代人的幸福,让人一辈子当房奴,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生育二胎。这显然不是延长产假、给点奶粉与尿不湿就能够解决的。

  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必须动真格的才行。比如,给二孩家庭免费提供一套长租房或半价买房的机会,二孩家庭子女教育免费,升学加分,医疗免费、二孩家庭创业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免费免税等。在解决落实国人担忧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再施以各种补助、包括延长产假等,以此改变国人的生育观,刺激国人生育二胎的意愿。

  尤其需要重视的一点是,各地在推出与实施鼓励生育政策的同时,首先需要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黄宏与宋丹丹们”平反。黄宏与宋丹丹是两位著名的小品演员,这一辈子,给观众演出了不少的小品节目,包括每年春晚上给国人献上的优秀小品。而谈及生育问题,人们当然不会忘记由黄宏与宋丹丹演出的小品《超生游击队》,这个小品将超生家庭躲避计生检查的艰辛表现得栩栩如生。如今,既然将生育问题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的高度,那是不是应该为中国的“黄宏与宋丹丹们”平反,为“超生游击队”昭雪呢?

  「本文有视频版,详情可搜索9度财经官网,关注皮海洲,房间号13906,即可了解更多财经资讯」 

  实际上,小品《超生游击队》所反映出来的艰辛,只是超生家庭超生过程中艰辛的一角而已。对于超生家庭来说,不只孩子出生之前要东躲西藏,不然就是七八个月的胎儿也会强制引产,就是出生之后,也要接受各种罚款,有的农村甚至还把超生户的房子都给拆掉了。而作为城镇家族或者工薪阶层来说,如果是超生,首先是正规医院不会给你做产前检查,更不会接受你进医院生产,可以说,为生二胎,母婴都要承受巨大的生命风险。而生育了二胎,夫妻双方有工作的,都得丢工作,得接受罚款。为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又不知要付出多少的精力与财力。有的家庭为逃避罚款或不影响工作,甚至把孩子的户口上到外地,上到别人的家庭。而这种东藏西躲的日子,甚至让孩子的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不敢与人说话。可以说,超生带给一个家庭的是一路的辛酸。

  也正因如此,在政府鼓励生育二胎、拟放开生育,并将生育问题从“家事”上升到“国事”高度的背景下,笔者以为,不论是由国家统一出台鼓励生育政策还是由地方出台鼓励生育政策,都需要能切实解决国人在生育问题上的后顾之忧,用重奖来提高国人生育的意愿。而与此同时要善待曾经的超生家庭,为“黄宏与宋丹丹们”平反,在人口问题上,这些家庭是国家的有功之臣,为国家作出了他们的贡献。因此,这些家庭同样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奖励。不仅新出台的各项奖励措施同样要适用于原来的超生家庭,而且还要为过去对这些超生家庭的不公进行补偿。包括超生罚款要加倍退赔,开除公职的要恢复公职并补足工资,拆除房屋的要按当前的市场价格予以赔偿等,让社会以生育二胎为荣。以此来改变国人的生育观念,解决中国的人口危机问题。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pihaizhou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