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与乡村旅游业的契合点
我国部分乡村地区目前还是“被互联网遗忘的角落”,未能利用互联网平台充分挖掘其优势。可以说,随着互联网在旅游产业各领域的渗透,哪里的乡村能主动利用互联网对共享经济迅速做出反应,哪里的乡村旅游业就能蓬勃发展。乡村旅游融合共享经济理念发展,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主要体现在:
(一)乡村具备了使用互联网平台的条件
共享经济以互联网平台为技术支撑,为海量的 供 给 方 与 需 求 方 迅 速 建 立 联 系 。 离 开 移 动 互联网,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将不复存在。传统的 乡 村 旅 游 存 在 信 息 匹 配 延 时 、错 位 现 象 ,共 享平台上供需双方信息匹配高度一致。目前,乡村旅 游 也 具 备 了 发 展 共 享 经 济 的 技 术 条 件 。 随 着乡 村 移 动 互 联 网 普 及 率 的 提 高 和 网 民 规 模 不 断增 长 ,截 至 2016 年 12 月 ,我 国 农 村 网 民 占 比 为27.4%,规模为 2.01 亿,较 2015 年底增加 526 万人,增 幅 为 2.7%。 网 民 的 数 量 逐 年 上 涨 ,电 脑 设 备及智能手机功能日新月异,乡村居民使用移动智能设备能力不断增强。可见,乡村地区使用互联网的条件趋渐成熟,为发展乡村旅游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乡村禀赋了丰富的旅游闲置资源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丰富的资源与产品,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普遍存在。一方面社会上大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海量的资源闲置与浪费。如乡村闲置的房屋、服务技 能 、传 统 工 艺 技 艺 、农 闲 时 间 等 资 源 。 共 享 经济将这些分散的、片碎化的大量闲置资源通过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满足乡村旅游 者 个 性 化 、多 样 化 需 求 。 同 时 ,盘 活 乡 村 闲 置的 土 地 、农 具 、时 间 及 传 统 工 艺 等 资 源 可 以 促 进乡 村 进 行 二 次 创 业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调 整 农 业 产业结构,改善农村落后风貌。
(三)乡村旅游有解决发展问题的迫切需要
乡村旅游因资金短缺、管理体制落后、人才缺乏 宣 传 渠 道 单 一 等 问 题 出 现 了 发 展 瓶 颈 。 游 客缘于时间、经验及经济能力等限制因素难以实现旅 途 个 性 化 、专 业 化 、多 样 化 的 出 行 目 的 。 共 享经济模式下,乡村旅游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有助于 实 现 供 需 双 方 需 求 。 乡 村 可 以 有 效 融 资 凑 集发 展 资 金 ,引 入 先 进 的 管 理 体 制 ,吸 引 旅 游 管 理人 才 。 利 用 互 联 网 把 闲 置 的 资 源 发 布 招 徕 需 求者,在不出售所有权的前提下让渡产品或者服务的部分使用权,实现经济价值。而游客在有限的时 间 、经 验 及 经 济 条 件 下 ,匹 配 到 最 适 合 自 己 的出行需求。共享经济有利于满足供需双方需求。
(四)乡村旅游拥有了大众化参与的前提
共享经济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足够 多 的 供 方 和 需 方 共 同 参 与 。乡 村 参 与 共 享 经济萌芽已经形成,人们对参与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强。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深化,乡 村 群 众 接 受 新 事 物 、新 观 念 的 速 度 加 快 ,尤 其年 轻 人 通 过 网 络 了 解 或 体 验 到 发 达 地 区 共 享 经济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显而易见的益处,他们愿意把闲置的资源拿出来有偿分享给游客,期待乡村能 搭 乘 共 享 经 济 的 快 车 促 进 乡 村 快 速 健 康 发展。据调查,40.13%的受访者表示每月到乡村旅游 一 次 ,45.92% 的 受 访 者 表 示 2-3 个 月 到 乡 村 旅游一次,八成左右的居民计划三月内到访乡村一次。乡村旅游具备了大众参与的前提。游客对传统乡村旅游提供的从未改变的旅游线路、同质化的旅游产品、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及走马观花的体 验 效 果 已 经 失 去 兴 趣 ,追 求 个 性 化 、 多样 化 体验需求不断增长。(首发期刊:罗纯,李庆雷. 共享经济视角下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探析[J].百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3):107-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