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建设也需要“年检”


健康城市建设也需要“年检”

 


文|陈柳钦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健康城市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健康城市究竟什么样?我国每年将邀第三方机构对全国所有国家卫生城市进行“把脉”,并公布健康城市指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任务,推动健康城市建设科学规范的开展,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城市建设指标和评价体系的要求”,4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发布《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以下简称《指标体系2018),今年将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以该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全国首批38个健康城市试点市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指标权重和计算方法后,将对全国所有国家卫生城市开展评价,构建健康城市指数。《指标体系2018》紧扣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目的在于指导各城市改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健康生活需求,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健康城市的理念是为了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健康新问题,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的众多城市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卫生城镇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卫生组织的经验,开始试点探索健康城市建设工作。20167月,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并将其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抓手,深入推进。66年的爱国卫生运动、30年的爱国卫生月,我国城乡卫生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居民健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精神面貌也有很大改善,成为国际上的典范。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发了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充分肯定了中国通过爱国卫生运动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伟大的创举。


一座城市的健康保障水平如何?这是一个难测的变量。《指标体系2018》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影响因素,凸显“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力求用最适宜的指标综合反映健康城市的情况,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对应“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5个建设领域,二级和三级指标则着眼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诸如空气质量、水质、垃圾废物处理、公共厕所设置密度、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等。《指标体系2018》中出现了更多与健康联系密切的指标,例如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替换为“学生体质监测优良率”,将“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替换为“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新增“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等指标;同时还依据新时期健康问题的变化趋势调整指标,例如就当前我国肿瘤发病趋势,设置了“肿瘤年龄标化发病率变化幅度”指标,以变化幅度衡量城市相关工作。此外,重度以及以上污染天数、公共厕所设置密度、人均绿地公园面积以及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等,都成为一个城市能否达到健康城市标准的重要衡量标准。《指标体系2018》要求,健康城市建设必须致力于使人们拥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用水、安全丰富的食物供应、整洁的卫生环境、充足的绿地、足量的健身活动设施、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群众能够享受高效的社会保障、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和温馨的养老服务,营造健康文化氛围,努力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促使人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通过这些综合措施,达到维护和保障人群健康的目的。


健康中国的内涵,不仅是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更是涵盖全体人民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在内的大健康。《指标体系2018》还将来自卫生健康、民政、教育、工业信息化和工会等多部门的数据予以整合,特别提出包括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和健康企业覆盖率等3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健康细胞工程”指标,以此考察健康社区、健康学校以及健康企业在各自领域的占比,实施“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坚持共建共享,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的作用,共同应对城市化发展中的健康问题,以此推动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该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指标体系2018》比较客观的反映各地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进展。在与《指标体系2018》配套发布的指标解释中可以看到,指标数据的来源包括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市场监管等诸多部门。42个三级指标涉及到10多个部门的工作,它贯彻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方针。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着眼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勾勒出夯实健康中国之基的“设计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下一步将开展健康城市的示范建设,通过健康城市的建设,可以更好的保证更大区域,比如健康省份乃至整个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所以抓好健康城市建设这个抓手,是推动整个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也是我们国家探索的有益的发展路径。


(作者系钦点智库创始人、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