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经济兼顾


向连总学习

920日下午,连总抽宝贵的几个时间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设计心得。

连总服务的国际设计公司在国内名气不大,但在北欧做了很多地标性的项目,特别是面对百年老城市时,他们用针灸式的做法,既保持了老城市的完整性,同时还让新建和改造的部分不至于太过于突兀,新老部分能够非常和谐、友好。

近几年他们在国内做了不少项目,多是特点鲜明、好评如潮的项目。有的是“变废为宝”——让闲置项目再次焕发出生命力;有的是将低效项目的功能极大提升,通过精心、专业的设计让项目做到了与时俱进。

新开发模式

十年前我就写过两种开发模式:其一是“拿钱、获地、规划、建设、销售、拿钱走人”型的,从钱到钱的住宅型地产开发;其二是“规划、选商、拿钱、获地、建设、经营、沉淀资产”型的,即从资本到资产型的商业地产开发。

这两种都是属于地产的初开发,这两年兴起了地产的再开发:在市场上收购有价值的二手物业,在成品之上进行开发。

城市更新在相当的成分上是反映这种物业的二次开发,用新技术、新手段给已有建筑赋能,让其更鲜活、更有生命力。

这种城市更新的难度不小,要给它赋予DNA,最理想的是能够让其自动进化。

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合理性

看方案时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设计院的创作、创造能力很强,效果图很有震撼力,让人眼前一亮。问题是,不少人只是关心技术层面的东西,更酷、更炫,最大程度地展现设计师的能力和想法;但对于经济合理性,即投入产出比缺乏最起码的关注和关心。

城市更新当然不同于一次开发,经济指标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还可能不是眼前重要的指标;但作为操盘者对于经济指标是必须要关心的,毕竟经济是企业的命脉。

城市更新的效果是需要评估的,维度也会非常多,如社会效果的维度,对于功能的提升、物理空间的改善等等,但经济指标是最直白的,不能回避,即便是政府投资的、慈善型的也要回答这个问题。

具有了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合理性的城市更新,能让城市更新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