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阵痛期”将有更多机遇


  “对于处在转型过程中的中国而言,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速会慢一些,但总体形势仍然可控。”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普华永道大中华区主席赵柏基如此判断。

  中国发展目标与全球趋势密切相关

  近期,普华永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调研,在分析了各项指标之后,提出了“全球五大趋势及其影响”,即人口变迁、全球经济实力向东方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与资源稀缺、科技突破及创新。

  “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目标与普华永道提出的全球五大趋势密切相关。”赵柏基指出,“这些内容其实也都可以在‘十三五’规划中找到,例如‘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体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等。”

  赵柏基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是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转型是必然的,因为中国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中国必须对经济结构做出调整。”

  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将要经历由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拉动,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产业链和价值链由低端转向中高端的“阵痛期”。而中国若想平稳度过“阵痛期”,能否坚持“十三五”规划当中的“创新”原则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另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一期《机遇之都》报告显示,在全球30个主要城市中,上海在经济影响力、GDP增长率、跨国公司总部、科技能力、机场建设等领域均有着突出的表现。“普华永道和我们服务的企业当前都特别关注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机遇”,赵柏基说。

  制造业占比偏低并非坏事

  赵柏基认为,上海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并不是坏事,“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消费带动的经济增长对上海的发展至关重要。”他建议,上海要依托“十三五”规划,侧重以消费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并结合电商、海外跨境贸易等推动有形产品、服务类产品从消费者层面来提升、推导,以形成定制化需求。

  很多研究都表明,以服务业发展为主体,是全球主要大城市的共同特点。“但是,转型升级也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会被彻底取代。”赵柏基指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多机遇,如新数字化商业模式、研发数字化、运营纵向集成及价值链横向集成等。与此同时,服务于高端制造业的服务业也将会有更多的空间。同时,国内外合作、品牌推广、创新研发等领域都有待挖掘。”

  此外,当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劳动力供给矛盾出现时,上海除了需要关注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会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思考服务业效率的提升,以减少劳动力供给矛盾所带来的问题。

  国际营商环境已有提升

  《机遇之都》报告除了显示了上海有突出表现的领域,还指出上海在营商环境、环境保护、出行成本、数据安全等领域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不过,赵柏基认为,上海或者全中国虽然在营商环境方面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近年来在改进营商环境的工作上也有所突破。

  “我认为,为了提升营商环境,近年来中国政府最大的突破在于转变政府的职能观念,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轻企业负担,使交易成本下降。”赵柏基表示,这也是激发中国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所有措施中,自贸区的建立和营改增的实施是在访谈中被赵柏基提及最多的两个范例。赵柏基认为,依托建设“全球城市”的发展定位,近三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把对接国际标准、参与国际竞争作为其核心任务之一,并通过各领域改革与创新,正在逐步实现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此外,在“营改增”的改革中成为试点“排头兵”,并在试点期间充分听取了企业的实务操作意见,也将为上海未来在财税体制方面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我们依然期待中国及上海市政府接下来可以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给外资企业在中国营商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赵柏基说。

  “走出去”有助企业转型升级

  在普华永道年初发布的第19期全球CEO年度调研报告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企业高管对企业在未来3年的增长前景“很有信心”。调查还显示,2016年,接受调查的CEO所在企业的投资策略似乎已从以美国为中心的模式扩大到以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为主的亚洲发展中国家。有34%的企业高管将中国视为除本国外,对推动公司增长最重要的国家,这一比例仅次于美国的39%,高于德国的19%。

  赵柏基指出,这一系列调查都表明,世界经济的中心正从西向东转移,这是目前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尤其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会成为国际资本密切关注的方向。未来,国际资本在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也会为亚太地区带来长足的发展活力。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国际资本带来了投资机会,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环境。“中国企业已纷纷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并向全面全球化的道路进一步迈进。”赵柏基表示。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历飞跃式增长,普华永道全球企业融资部已协助中国客户完成了超过3900单交易,其中42%是跨境交易。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实现大幅增长,交易量增加140%,交易金额增加286%达1340亿美元,超过前两年中企海外并购交易金额的总和,其中,有24宗交易金额超过10亿美元。“在此阶段,中国企业在海外寻求领先的技术、专利和品牌,引入国内市场,这些都是帮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宝。”赵柏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