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逻辑很重要


 

判断问题找方法

今天在与显军总、卢涛总和改娟聊天时,讲起未来的地产能走多远时,讲了我的观点:中国的房地产可以持续无限多年。

30年的蓬勃发展地产开发,已经无法再支持高速往下发展了。2018年的房地产销售额大致是14万亿元,乘上30年,大致就是420万亿元;再假定房地产是等速增长的,那就再除以2,房地产的总存量就是210亿元。

而后我们再假定所有的房子需要70年更新一次,就可以得出结论:以每年3万亿元的销售额可以无限地持续下去。

有了这个逻辑,在不发生剧烈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就在3~4万亿元左右。

至于是否等速、是否70年等等因素,就不太影响判断的框架了。

定量

运营特别吃功夫,功夫之一就体现在定量分析,正所谓“无数据不管理、无定量不运营”。

前几天就有一条新闻讲:北京380多万房主联系不到、上海10%的房子是空的!

这么一条新闻这值得探讨:北京380多万套找不到房主(当然必定是空置的),就等于讲可以再住上1000万人。现如今北京的人口规模在2100万人上下,那空置率就有三分之一左右了。住在北京的人一想就明白了,这事真的吓人,不太靠谱。

判断总是有方法

俗话说:一样话、百样说,同样道理一个数据可以从多个维度解读,当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无论多少种解读方式和解读结果,总有一种是最客观、最准确的。

特别让人不解的是,有人为了某种目的选择不同角度专门来误导读者。

学会了理解事情的逻辑,学会阅读数据、分析数据,不欺瞒别人,更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欺瞒。